成华区《意见》的出台,映射的是全国各城市、区县纷纷抢抓先机,大力推进实体经济的宏大图景;也展现出成华区重现昔日光辉,复兴“工业重镇”的拳拳之心。
每经编辑 杨弃非 张强
每经记者 杨弃非 张强 每经编辑 官远星
2月14日,成都成华区出台《关于成华区勇当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排头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下称《意见》)。作为成华区2017年的一号文件,其成为打开成华区新年经济发展的“第一把钥匙”。
而就在两天后的2月16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成都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成都成为继宁波市、苏南城市群和珠江西岸城市群之后,全国第二批、西部首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接踵而至的两份文件,皆瞄准的是实体经济这一城市经济的命脉。成都的“试点”,背后是积极对标国家政策之后迎来的发展先机;而成华区的《意见》,则显示的是为发展实体经济,盘活企业,成华区所打出的“最强组合拳”。在其背后,更是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举全国之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图景。
现如今,抢抓发展先机,成华区已站到成都的前排。而借力这一《意见》,推动企业发展,成华区发力实体经济的雄心也正逐步变为现实。
对标“中国制造2025” 成华重推实体经济
成华区《意见》的出台,映射的是全国各城市、区县纷纷抢抓先机,大力推进实体经济的宏大图景。
早在2015年,《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出台,为中国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而在几天前,《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发布,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同时《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振兴实体经济的纲领,它“切中了中国未来20年到30年在全球战略地位中的发展路径”。但上层建筑落地之后,还需要最基础的产业力量,扎实推进。
“这一规划对每个城市、每个区县来说,这都有机遇、有要求、有挑战。”对于这一规划,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刘世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
成都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正是规划向全国推行的其中一步。这样的规划已经渗透到了城市更小的细胞中。作为成都的老工业基地,成华区这一《意见》正夺人先声,成为2017年成都区县中最先出台推进实体经济专门文件的一员。
回顾过去,成华的工业经济一度领跑成都,其孕育的东郊工业园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一《意见》的出台,也展现出成华区重现昔日光辉,复兴“工业重镇”的拳拳之心。
现如今,成华已在实体经济发力,收效显著。截至2016年,成华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已连续五年都位居成都五城区首位。与此同时,去年,航天科工集团通信技术研究院、成都智慧海派等重大项目落户成华区,其龙潭总部经济城也获得“一带一路·四川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称号。
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新的机遇也不断在成华落地生根。一个月前,成华区政府与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提升资产证券化提上了日程。未来三年,成华区将大力开展街道培育上市企业“破零行动”,力争三年内各街道至少培育1家新三板以上上市企业。
最高可获3000万元补贴 真金白银为企业加油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城市经济活力之源,企业这一经济发展最小的细胞,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正愈加得到重视。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就明确提到,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包含“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海外经营能力不足”,企业发展有限、品牌化程度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在工信部对成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批复意见中,企业也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批复中,类似“企业培育”、“企业服务”的字眼也随处可见。
事实上,成都在对2017年经济部署时,就提到通过“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进一步壮大提升实体经济”。其中,加快引进一批影响力大、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品牌化发展被提上这一发展的日程。
而在刘世庆看来,在产业集聚模式还未发展起来之前,政府有必要在投资引导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日本的半导体行业现在的辉煌,正离不开政府在产业发展之初的大力推进。”
基于此,《意见》直接瞄准企业,通过“真金白银”吸引企业集聚、做大增量,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其中,“对新引进协议投资1 亿元及以上,自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日起1 年内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3年内按每年实际固定资产投入的3%给予项目企业补贴,累计补贴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同时,借助在金融产业方面的优势,成华区将鼓励企业资产证券化作为支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抓手。根据《意见》内容,对于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将分阶段给予补贴。成功上市后给予企业200万元一次性补贴。
根据文件起草单位、成华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成华区正是在“以企业生命周期为主线,从企业引进、入驻、发展,到做大做强,全周期,同时覆盖一、二、三产业,以龙头企业发展推动产业发展,进而形成聚集效应、规模发展。”
可以预见,在这一《意见》的助推下,成华区实体经济的辉煌重现也指日可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