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学者刘璐看来,今年TOP 10房企的竞争会异常激烈。在这样的局面下,已转型多元企业的绿地,是否将面临在房地产行业的排位下滑?绿地为何会选择此时改变打法?它和万达商业走的是同一种“弱地产”道路吗?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每经记者 吴若凡
2017年1月份最新销售数据显示:碧桂园、万科、恒大销售金额分别高达481亿、481.2亿和372亿元,房企三强之间的追击日益激烈。
据多方媒体消息透露,2017年三强均有突破5000亿元的计划。曾在2015年位居前三的万达,今年正式宣布“万达商业不再是地产企业”。曾在2014年位居榜首的绿地,近年逐步强化非房地产的产业比重。近日,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在公司年度工作会上,格外强调风控,要求合理拿地等。
年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绿地集团媒体会上获悉,2017年绿地房地产销售金额要增长15%-20%。按照去年的基数,增长20%则业绩目标为3015.6亿元,尚未及碧桂园2016年的成绩,也不及绿地2016年制定的3200亿元目标。
在著名学者刘璐看来,今年TOP 10房企的竞争会异常激烈。在这样的局面下,已转型多元企业的绿地,是否将面临在房地产行业的排位下滑?绿地为何会选择此时改变打法?它和万达商业走的是同一种“弱地产”道路吗?
地产业务趋弱新逻辑
“房地产并非‘停下来’,只是增长慢一点。”这是张玉良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记者也留意到,相比今年绿地房地产业务15%-20%的增长率,大基建业务的目标增长率或超100%,大金融和大消费的增长目标也在逐年加码。
就绝对数值而言,克而瑞数据显示,2016年绿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550.04亿元,同比增长10.8%,2017年的增长率,计划加速。相较内部其他业务,房地产销售增长略显弱势。
此前绿地公布的信息透露,2016年绿地集团销售总额超过3700亿元,其中大基建规模已超1000亿元,2017年计划冲2000亿元。
按照主要指标15%的增速计算,绿地集团2017年整体业绩或超4255亿元,由此地产业务占比70%,同比增加2.1%,基建占比约47%,同比增加20%。另外,金融业务在绿地集团的利润率占比保持25%的水平。可见,房地产依然是主业,占比最大,但增速表现出的未来占比已较式微。
无心逐鹿三强?
就房地产单一业务而言,张玉良曾用“就算只看这一块的规模,要超越绿地,估计也很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描述。
从目前土地储备来看,绿地2016年较2015年增长明显,其中新增土地总建面积为14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拿地金额为856亿元,同比增长77%。较好的货量补充,可谓是绿地不惧其他房企的一个重要筹码。
“但无法否认,2016年绿地已被第一名甩下一千多亿。”易居总裁丁祖昱认为,伴随各大房企间的激烈竞争,绿地房地产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不过,随着去年绿地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及调整就绪,特别是投资板块的加强,绿地也极有可能在2017年带来惊喜。
“实际上,绿地现在的思路和万达有一定相似性。”有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王健林提出“万达商业不再是地产企业”,是基于对万达转型基本成功的判断,因为2016年万达的服务业收入已超过房地产占比55%,净利润也大于房地产。而且万达早就认为传统开发出现金流的方式不如现在的轻资产模式,所以要转型。
“绿地也一样,一旦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几个产业规模和收入占比起来,房地产是否要一直做主业,并不重要,谁贡献率大谁上。”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对房地产兴趣没有以前大,也很可能无法经受现在异常激烈的房企第一梯队竞争,毕竟前三强已经是冲刺5000亿元的状态。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