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保险赚钱容易,却滋长了险企的投机恶习,侵蚀行业发展根基,再不能贪恋它虚假的美味。保险业要做大做强,只有“保险姓保”这条正路可走
每有重大节日来临,就有险企推出一些应景的保险产品:像人在囧途险、鞭炮险、拼车回家险、老板莫怪险、中秋赏月险等奇葩险种;还有大量针对热点事件的雾霾险、怀孕险、喝高险、足球险等,叫外行人眼花缭乱,内行人忍俊不禁。比如,“老板莫怪险”,就是春节回来晚了,或者上班迟到了,单位扣工资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赔付给当事人。这个保险,显然已经超出了“钱”的层面,单位制度、出勤纪律往哪儿摆?
互联网时代,这些五花八门的险种迎合了年轻人追求新奇的心态,并嵌进具体的行为模式、消费场景,吸引许多人“顺手”消费。然而仔细打量,它们要么是“新瓶装老酒”,比如所谓“肠胃险”“吃货险”,不过是一些短期健康险的“变装”,费率却更贵;有的压根儿就不是保险,比如足球险等,没有基于数据基础的费率精算,反而有赌博、非法集资的嫌疑;还有的完全有违公序良俗,比如酒驾险、鞭炮险,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定心丸”,令公众愤然。
这些问题,监管层也注意到了。继强制寿险企业收缩万能险规模后,保监会近日又对财产保险“不姓保”的行为祭出“大杀器”——日前颁布的《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从产品开发到命名等多个方面,明令禁止财产保险“玩噱头”“炒概念”。
可以说,这个《指引》很解渴,既触到了当前一些保险产品的痛处,也为保险企业如何脚踏实地、开拓经营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保险业不断推进产品创新、改善服务,努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保险需求。但也有不少公司重数量轻质量、重开发轻管理,标准不健全、管控不到位,为了短时间内上规模,把创新当儿戏,跟风炒作,念歪了“创新”经。
保险姓保,首先体现在险企应该把产品开发和创新方向对准国计民生最需要的保障。基于网上购物的退货险,险种简单、费用不高,却呼啦啦创下单日保单2.1亿件的“奇迹”,就是因其满足了消费者规避网购退货风险的需要。反观我们的生活,还有很多领域裸露在风险中,需要险企来发现、耕耘。比如,虽然运动员保险险种丰富,但缺乏针对普通人户外运动的意外险;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保险仍以房屋保险为主,字画、珠宝、家电等保险产品少之又少。职业经理人责任保险、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等提高社会运转和管理效率的险种在国外早已普及,在我国却始终未成气候,这里面有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也跟保险业自身的怠惰不无关系。
保险姓保,还要突出它的产品原理,在条款费率开发过程中,要坚持损失补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风险定价原则等。一些看上去很美的“一元钱”保险,其实并不保险,它们或是漫天要价,利用保险产品定价信息不对称欺骗客户,或是定价严重偏离风险概率,一旦形成巨额索赔,将严重破坏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最终也将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险姓保,有赖于监管部门强化管理。这些年,行业虽然一直在强调“回归保障”,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保额高、期限长的寿险产品上,对保费年缴甚至日缴、保额小打小闹的财险产品,盯得不那么紧。加之借力互联网的四通八达,各类奇葩险种得以争相生长。这些险种对投保人造不成太大的损失,但整体看,败坏行业形象,滋长险企投机恶习,侵蚀行业发展根基,再不能贪恋它虚假的美味,要下决心严监管,让险企断了这个念想。
2016年全国保险业保费收入3.1万亿元,而根据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全国保费收入要争取达到4.5万亿元左右。对照“十三五”目标,行业发展压力可不小。但是,无论担子多重,都不要指望走捷径。实践证明,保险业要做大做强,只有“保险姓保”这条正路可走,通过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任何投机取巧,到头来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