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强化完善肿瘤创新的顶层设计。”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表示,首先要改变癌症新药临床试验“严进宽出”的现状,鼓励药企进行临床试验,加强临床试验监管;其次,中国企业要加大在创新上的投入。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杨军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杨军
一边是逐年高升的发病人数;一边是进展缓慢的新药研发,中国的癌症治疗情况目前尚在尴尬中。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数据显示,全球每天有2.2万人因癌症死亡,预计到2035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将从2012年的820万增长到1460万。然而,中国癌症5年生存期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在癌症新药可及性和临床试验数据上也远低于这些国家的水平。
“必须强化完善肿瘤创新的顶层设计。”吴一龙表示,中国药品要想提高创新,首先要改变癌症新药临床试验“严进宽出”的现状,鼓励药企进行临床试验,加强临床试验监管;其次,中国企业要加大在创新上的投入,让病人更早更快地享受创新带来的好处,而不是看着别人走路。
应改进新药研发政策
药品审批的时间和进度,是创新药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业界的共识是,一种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10年、10亿美元,简称“双十”。
吴一龙曾列举过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全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人约60万,其中可以用新靶向药物治疗的约10万,患者对新药的需求非常大。由于无法在中国买到一些抗癌药物,一些消息灵通的患者只能铤而走险,从其他渠道高价购买“保命药”。还有一些病人根据进口药的化学结构来购买工业原料药替代药物。他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其门诊200个肺癌病人中,7%的病人曾购买过工业原料药治病。
对此,亚盛医药公司董事长杨大俊曾表示,他们公司的每一个药都是中国、美国同时报批,但中国的行政审批流程更长。去年,华南某上市药企首席科学家曾对记者无奈地表示,药品创新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新药研发审批时间过长导致药品上市滞后,影响患者使用。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去年医药行业经历“核查风暴”以后,药品审批的速度已在加快。
在吴一龙看来,“严进宽出”体现在新药的研发管理上,就是说只要获得临床试验批准,拿到批文一般就意味着新药成功,很少失败。这导致一些药企在拿到批文后自降标准,不能严格把关药物质量,使得临床药物统计数据出现偏差,从而造成药物实际效果不准确。
“美国的新药研发政策与中国恰好相反,是‘宽进严出’原则。”吴一龙对记者解释称,美国在药物的试验阶段放宽标准,只要有足够资金和完成临床前研究、有前途的化合物,都可以尝试,但要得到上市的批准,需严格考察数据的质量和最后结果。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创新性强的药都可以进行尝试,在试验完成后,当数据质量符合标准时就能成功上市。
吴一龙认为,只有采用“宽进严出”而不是“严进宽出”的管理办法,我国临床上癌症药物研发落后的局面才会有所改观。
本土企业创新投入不足
谈到抗癌现状,吴一龙给记者列了一组详细的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肺癌已成为中国第一高发癌种,新发病例73.33万人,5年存活率仅为14.04%。
RDPAC提供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率预估为36.9%,远低于美国的83%,造成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癌谱不同。
吴一龙对比全球癌症新药可及数据后发现,2010~2014年,全球上市49种癌症新药,但只有6种在中国上市,介于印度和南非之间。与此同时,中国癌症新药的临床数量也远低于美国、日本和英国。“中国企业已经养成了以仿制药为主的习惯,尽管现在已经有企业在创新上发力了,但投入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新药大量依靠进口,国内药企生产的药品95%为仿制药。一旦国外有新药申请上市,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便会被公布,国内药企和实验室都会争相合成研究,以便尽早做出类似的新药。
中国创新药的崛起还任重道远。《南方周末》去年11月曾报道称,2015年全球创新药的市场近6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了不足100亿美元,其中中国首次批准上市的19个创新药贡献不到5亿美元,且这些产品销售全部来自中国市场。
国内一上市药企首席科学家也坦言,创新药的回报周期过长,以公司研发的一款药品为例,2009年上市后没有进入医保目录,无法进入各省招标系统,只能靠公司人员到全国不同地方、跑遍各大医院做学术教育,好不容易才在13个省份进入增补目录。“上市7年到现在做到5个亿,对企业来说确实是投资和回报悬殊极大。”
除了鼓励企业创新,吴一龙还表示,关于新药审批上市和管理办法的政策法规也应与时俱进。目前全国共有400多家临床试验合作机构,还可适当放开有资格的机构数量,患者也应改变原来对临床试验“不安全”的固有观念,尤其是参加二、三期临床试验对治疗来说是个机会。“(从)国内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凡是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不论是分配到标准治疗组还是(分配到)研究治疗组,都比不参加(临床试验)的生存情况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