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明确,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合理界定基本民生范围,将财政资金重点用于保障基本民生,基本民生也要坚持量力而行,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基本民生保障问题,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张钟尹
每经实习记者 张钟尹
1月22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基本民生支出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各级财政要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基本民生支出放在优先保障的重要位置,确保只增不减。
通知明确,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合理界定基本民生范围,将财政资金重点用于保障基本民生,基本民生也要坚持量力而行,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基本民生保障问题,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良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财政支出对于基本民生的支持,体现了政府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的位置来考虑,重点关注底层群众。
而在此前的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对民生问题进行了关注。会议指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是防止冲破道德底线的基本要求,也是补上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通知提出,认真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全面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加强对脱贫攻坚的投入保障。
通知强调,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精准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集中用于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人群。
扶贫需要“输血”,更需要“造血”。杨良初认为,民生问题保底线、保基本是基本方针。目前,扶贫方面“造血”做得不够好,需要提高自我脱贫的能力,同时精准扶贫要找准扶贫对象,找准真正贫困的人、家庭和地区。
他强调,只有用就业扶贫、职业培训扶贫来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脱贫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扶贫问题。如果是单纯救济的话,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林嘉騋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救灾救济扶贫应该向产业扶贫转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