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路桥(002628,收盘价8.15元)发布了一则“关于对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最高额度达60亿元的担保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成都路桥的倾力相助也引来了交易所的关注,2017年1月16日晚间,成都路桥对深交所的担保问询进行了回复。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阳戈 黄霞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日前,成都路桥(002628,收盘价8.15元)发布了一则“关于对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最高额度达60亿元的担保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成都路桥的倾力相助也引来了交易所的关注,2017年1月16日晚间,成都路桥对深交所的担保问询进行了回复。
担保是项目融资的基础条件
2017年1月11日,成都路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成都市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对该公司拟为全资子公司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威高速)的对外融资提供担保相关事项表示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成都路桥上述担保额度的上限为60亿元,查阅半年报(经审计)可知,成都路桥几乎“倾尽身家”在做这个事。截至2016年6月末,成都路桥总资产为56.2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26亿元。
交易所表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宜威高速尚未实际开展业务,请详细说明成都路桥对其提供额度不超过60亿元、期限不超过30年的担保的具体原因、对公司的影响、存在的风险及公司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2017年1月16日晚间,成都路桥回函说明公司对宜威高速提供担保的具体原因。成都路桥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大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明确了资产证券化是基础设施领域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积极推动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能持续安全稳定运营,履约能力较强的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在此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宜威高速BOT项目融资的态度有所变化,愿意在满足金融机构内部收益及风险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与公司共同推进宜威高速BOT项目的融资。
具体来讲,由公司向宜威高速提供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信用保证、资产抵押、项目公司股权质押、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质押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就是满足金融机构向项目融资的基础条件。项目最终的担保金额、担保期限将在股东大会授权的范围内(不超过60亿元,不超过30年),以公司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为准。
担保合法 有风控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4年4月22日,成都路桥收到了宜宾至威信高速公路(四川境段)项目的中标通知,同时授权管理层根据项目中标情况办理与项目签约建设有关的一切事宜。2014年7月30日,公司与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宜宾至威信高速公路(四川境段)项目投资协议》,约定由公司以BOT模式投资建设宜威高速BOT项目,并成立全资子公司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宜威高速BOT项目四川境内推荐路线全长55.641km,预计总投资82亿元,建设期4年;经营期(含收费期)为自交工日起至项目收费期限届满之日止,其中运营收费期限为29年11月27天,自项目收费许可颁布之日起计,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约定,项目资本金不得低于项目投资总额的25%,按项目总投资82亿元计算,即20.5亿元,由公司负责投入;项目负债性资金不得高于项目投资总额的75%,即61.5亿元,由项目公司负责筹措。签订合同以来,因市场环境变化且项目投资额较大,各融资方态度谨慎,项目运作的资金缺口较大。截至2016年12月31日,该项目尚处于中标后筹集项目资金阶段,未进行施工。
此外,该项目还存在融资风险和项目收益风险。宜威高速BOT项目投资额较大,即使股东大会通过为项目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仍存在因项目达不到金融机构各项要求而导致不能按计划融资,项目推进受阻的风险。届时,政府有可能根据《项目投资协议》《特许经营权协议》的约定收回项目的投资权和特许经营权。宜威高速BOT项目周期较长,在建设运营期间,如遇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不可控风险,或运营期车流量低于预期、国家高速公路收费政策调整,将影响项目的预期收益,导致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或出现亏损。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表示将广泛接触具有合作意向的金融机构,积极配合授信评估,努力为项目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以推进项目的早日实施。同时,将在项目建设工作中加强管理,严格把控项目建设成本,积极研究学习国家政策及成功的收费高速公路运营案例,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降低相关运营风险。
成都路桥表示,公司向宜威高速提供担保增信,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对项目的授信评级,推动项目融资的落地实施,推进项目早日完工,符合公司长远规划。此次担保的担保金额上限为60亿元,超过2015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0%;融资担保期限上限为30年,与宜威高速BOT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期匹配。此次担保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符合法律、法规、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