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夜读】央视曝光:1亿条个人信息遭泄露!幕后黑手竟是它

    央视财经 2017-01-12 22:49

    近日,西安警方侦破了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查获的被非法获取售卖的公民个人信息达上亿条次,令警方感到震惊的是,信息泄露源头竟是它!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业主所住小区的门牌号、业主的姓名、电话,甚至还有业主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等等。

    提醒!上亿条次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售卖

    近日,西安警方侦破了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查获的被非法获取售卖的公民个人信息达上亿条次,这些个人信息主要包括陕西省内千余个住宅小区业主的个人资料、还有西安市高档轿车车主的资料、以及西安市企业法人的信息。

    这一案件揭开了收集、贩卖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那么,这些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在哪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买卖个人信息呢?来看记者对这一案件的调查。

    这起大案最初的线索,来得有些偶然,2016年11月,西安警方对一起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在一家房产中介的办公电脑里发现了上千条业主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业主所住小区的门牌号、业主的姓名、电话,甚至还有业主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等等。

    这些涉及到业主隐私的信息资料明显超出了房产中介的经营范围,办案民警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证实了之前的判断:电脑里这些详细的个人信息的确来路不正。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经侦大队张昊:就是通过一些买卖和一些交换的手段,通过一些非法渠道获取的这些业主信息,然后呢他们再通过给这些业主打电话,就是他们所谓的寻找房源。

    重磅揭秘!这些个人信息的贩卖者是谁?

    警方展开了持续的调查,一个月后,一个名叫向某的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他被认为是这起案件的关键人物,办案人员在向某的电脑里发现了共计40个G的涉案电子数据。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经侦大队张昊:这40G包括上亿条公民个人信息,囊括了西安市所有小区的住户信息,有业主的姓名,业主的电话,业主的房号,以及业主,这个房屋面积,还有业主的身份证号码。

    向某掌握的个人信息数量之多让警方感到吃惊,据初步统计,向某的这个信息库里还包括西安一些高档商场的会员卡信息、以及高档轿车车主的资料、和企业法人的信息。向某把这些信息四处贩卖,最初引起警方怀疑的那家房产中介只是向某众多买家中的一个。

    经过西安警方数月的调查,截至目前,包括向某在内,有15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当地检察机关批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经侦大队张昊:这个主犯向某,他是一个长期以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为生的这么一个人,他从源头买了这个信息,然后再把信息卖给下线,赚取这个差价。

    信息泄露源头来自房产销售!

    这起案件是陕西破获的最大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办案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被批捕的这15名犯罪嫌疑人,组成了一个买卖个人信息的黑色链条那么他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易的呢?继续看记者的调查。

    26岁的向某曾在西安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的房产销售,手里积累了不少购房人的信息资料,受别人的影响,向某看出了这些信息的所谓“价值”,辞职之后,他组建了上百个微信群,专门搜集整理各个行业的客户信息。

    犯罪嫌疑人向某:就是在微信群里边我发布这些(买卖个人信息)消息,然后他们售楼部联系我。

    记者:售楼部的销售?

    犯罪嫌疑人向某:对。

    15名在押人员当中,犯罪嫌疑人陈某被认为是向某的上线,陈某被抓获前,是西安市一家颇负盛名的地产开发商的销售人员,他和向某是通过微信取得联系后,在利益驱使下,陈某把1200名购房人的信息资料,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向某。

    犯罪嫌疑人房产销售陈某:这些信息都是在公司的(电脑里),这个外面的人是接触不到的,只有公司的员工才能接触到,就是因为公司工作的这个便利吧,趁人不注意(偷了信息)。

    在向某的微信群中,有不少像陈某这样的房产销售人员,向某从他们那里买来购房人的信息后,再转手卖出,他的下线多是装修公司、家居卖场、房产中介以及抵押贷款这些行业的销售人员,所有的交易过程都是通过微信完成。

    微信群里的这些人互不认识,按照所谓的“行规”,在交易前,卖家要先发一部分信息过来,买家经过核实后,双方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在这个买卖信息的黑市,一手信息标价是最高的,每转手一次,价格就贬值一次。

    交易的流程通常是购房人的信息先卖给装修公司,然后再转卖给家居卖场,然后再卖给房产中介或是抵押贷款公司。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个人信息买卖的流转速度非常快,往往是两三天之内,信息就经过四、五次转手,到这个时候已经卖不上什么价,变成了微信圈里公开使用的信息。

    电话营销违法 保护个人信息单位负有监管责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往往是购房者刚走出售楼处,他的信息资料就被兜售出去了,然后接踵而至的就是一通通不胜其烦的骚扰电话。其实当电话营销成为一些行业寻找客户的主要手段时,个人信息的贩卖也会愈演愈烈。

    目前,国家已经从法律层面加大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而在当事人不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电话营销,同样视为违法。

    《刑法修正案九》同时还明确了单位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上负有监管的责任,简单地说,如果员工把单位保存的个人信息私下里出售或泄露,单位也难辞其咎。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上一篇

    现实版“窃听风云” 英大财险竟监听山东保监局检查组

    下一篇

    【华润转让万科股份的声明:股权转让有利于万科健康稳定发展】华润集团转让所持有的万科股权是综合考虑自身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的需要,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此次股权转让有利于万科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地方企业资源整合协同,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方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