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最窄胡同启动房屋征收 将恢复清代“金融街”原貌

    北京晨报 2017-01-09 10:43

    北京最窄胡同“大栅栏钱市胡同”今年将启动房屋征收工作。40余户居民有望乔迁新居。钱市胡同是西城区级保护单位,腾退后将恢复原貌,重现清朝小银号群——中国最早的金融交易大厅,同时建为“银钱业博物馆”。

    北京最窄胡同“大栅栏钱市胡同”今年将启动房屋征收工作。40余户居民有望乔迁新居。钱市胡同是西城区级保护单位,腾退后将恢复原貌,重现清朝小银号群——中国最早的金融交易大厅,同时建为“银钱业博物馆”。

    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西城区2016年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年会”上获悉,未来几年,大栅栏核心区域“珠粮街区”将完成整体风貌保护提升,还原历史风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调整街区业态。具体来说,珠粮街区涵盖珠宝市街、粮食店街、廊坊二条、门框胡同、施家胡同等胡同,大约有700余户居民,除钱市胡同和谭鑫培故居外,其他居民自愿腾退,留下来的居民有意愿修缮房屋的,将由相关部门进行修缮。

    坐标:钱市胡同 将重现百年前银号

    位于珠宝市街附近的钱市胡同是北京最窄的胡同:最宽70厘米,最窄40厘米,一步就能从自家门内迈入胡同对面人家的院里。但是,这条仅50米长的死胡同却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拥有一片银号群。100多年前,北京官办的白银铜钱买卖就集中在这条胡同里,这里垄断着北京城白银铜钱的交易。

    钱市胡同毗邻前门老火车站,商户云集。据西城区文委有关人员介绍,清人用铜钱做买卖,但是朝廷收税却按白银计算,百姓缴税必须将铜钱兑换成白银,钱市交易随之红火。北京全城的钱庄、粮栈及各行各业较大的商号每天一早聚到钱市胡同,待钱市开盘后,就将白银铜钱的行情写在小布条上,通过信鸽传回本家店铺,店铺再按照行情进行银钱买卖。民国之后,钱市萧条,改建为银号铺房。至今胡同南侧依然保存着5组一样构造的房子,屋顶都有气窗,就是清朝铸造银锭的官炉房。一家大门上贴着“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时春”的对联,另一家则是“全球互市翰琛书,聚宝为堂裕货泉”,都显示出当年的钱市兴旺。胡同北侧则是4组中西合璧式的二三层小楼,石匾上依稀可见“大通银号”、“万丰银号”字样。胡同尽头有一座大罩棚,是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大厅,简称“钱市”,胡同名称正由此而得。据悉,胡同窄就是为了防盗,有老住户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胡同东口原本有个铁栅栏,两头一堵贼就跑不了。还真是怪,我们这里从来就没有过贼,也很少有生人出入——胡同太窄,您不用眨眼就走过了。”

    据西城文委介绍,钱市胡同虽已是民居,但是这9组“炉房银号建筑群”结构保存完好,是区级文保单位。钱市胡同40余户居民将全部被腾退,违建全部被拆除,严格按史料修缮、恢复,重现当年银号林立场景,建成银钱业博物馆。

    坐标:谭鑫培故居 将建“老生”博物馆

    谭鑫培是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其故居位于大栅栏八大胡同的铁树斜街大外廊营1号。1917年5月10日,谭鑫培在这里病逝,享年71岁。从谭鑫培到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家四代都曾居住在此,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才搬走,如今这里已成大杂院,住有二三十户人,其中仍有一位谭家第五代的女儿居住在此,已年逾古稀。

    谭鑫培故居很有特色,东半部分是两进的四合院,谭鑫培夫妇就居住在此,西半部分则是二层小洋楼。目前,由于居民搭建房屋,两个部分已经无法连通,连气派的大门都被封堵成为居民住家,全然没有了当年马车进出的气派。不过,现有大门的墙上依然有被保留下来的两个拴马桩,显示这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谭鑫培故居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左右,是西城区文保单位,今年将启动腾退征收前的相关手续。居民腾退后,进行文物修缮,未来将用于京剧文化博物馆,尤其是“老生”行当的文化标杆。

    坐标:廊坊头条 两金店重现精美砖雕

    廊坊头条17号和19号在清末民初曾经两间金店,原为西洋式建筑,以精美砖雕而闻名,2009年自然坍塌。此次修缮改造严格按其历史原貌复原。据西城区文委介绍,为再现当年的精美砖雕,工匠被严格限制工作进度,每天只能复建1.5平方米,足足用了7个月时间。据悉,今年完成修缮后,这两处金店遗址将作为文化展示空间对外开放,其中一处将变身为美术馆。

    上一篇

    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将增加在华合资公司持股

    下一篇

    普惠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出台 2020年农业保险覆盖超95%农户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