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职称制度将面临改革——1月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意味着这项涉及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的制度将迎重大变化。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王可然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王可然
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职称制度将面临改革——1月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味着这项涉及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的制度将迎重大变化。
《意见》要求,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介绍,《意见》围绕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其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通过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年来,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职称评价体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要进行改革,评价体制的是否完善将影响职称的质量。
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
职称直接与收入增长和晋升渠道挂钩,职称的“标尺”在专业技术人才中随处可见。
我国职称制度主要经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技术职务任命、1977年至1983年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1986年以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阶段。现行职称制度共设置科学研究、工程、农业、卫生、教师等29个职称系列。但近年来随着论文造假等问题不断曝光,有关职称制度完善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7年1月5日,有网友在中国政府网留言:现在农村学校教师职称评选存在办假奖励证件、假论文、假成果和跑关系等问题。这严重打击了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此,《意见》强调,坚持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竹立家认为,《意见》中的这些措施非常具有针对性,过去在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指出,在高校中,唯论文已经成为硬要求:大学老师无论是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往往只注重发表论文的数量,授课认真与否只能“凭良心”,如何揽课题、发论文才是“正事”。这种人才评价标准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甚至成为迟滞专业人员冒尖的障碍。
《意见》在基本原则中要求,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职称制度改革定下时间表
汤涛介绍,《意见》在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职称评价机制、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等方面都给出了明确的改革任务。
其中,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单独评价。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等制约,畅通职称申报渠道。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严肃评审纪律,加强评审监督。
汤涛介绍,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探索以其他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成果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竹立家称,改革职称评价体系,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术评价委员会的问题,避免学术腐败等现象出现,同时,评价过程的专业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了很多评价机构只看论文数量不看质量。应该让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价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此外,《意见》给出了改革时间表,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对此,汤涛介绍,按照《意见》要求,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力争3年内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5年内争取完成所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