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民日报谈驱霾:天不帮忙时人要更努力

    人民日报 2017-01-07 08:38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治理雾霾既要“人努力”,也要“天帮忙”。彻底驱散雾霾,只能依靠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扎扎实实付出更多的努力,采取更有力的环保减排措施。

    图片来源:每经网 

    原标题:天不帮忙时人要更努力(生态论苑)

    做成一件事情,常常是既要人努力,也要天帮忙。现在驱霾时常指望不上天帮忙,只能依靠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扎扎实实付出更多的努力,采取更有力的环保减排措施。

    去年12月中旬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接连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雾霾持续至今。微信朋友圈中,“雾霾焦虑”不时出现。

    霾到底从哪里来?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但科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霾主要来自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来自过“重”的产业结构,来自高强度的工业排放,来自日益增长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等,这些方面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是“元凶”,是大气环境的“难以承受之重”。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影响华北、黄淮等地的冬季风总体上在减弱、风力在变小,天气静稳、大气逆温、湿度过高等糟糕的气象条件,成为霾的“帮凶”。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6年12月,是我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12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情况偏高2.6℃,这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冬季时常出现的厚实的逆温层,就如同一床“暖和的大被子”盖在上空,可以把大气容纳污染物的空间急剧压缩到不到原来的1/10,无风的静稳天气使污染物无法扩散越积越多,这对霾的加重起到了重要作用。

    做成一件事情,常常是既要“人努力”,也要“天帮忙”。现在驱霾时常指望不上天帮忙。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气温新高纪录接连刷新,算上很可能再次创下最高气温纪录的2016年,全球17个最暖年份有16个发生在本世纪。在全球变暖的不利背景下,一些原有的规律被打破,气候变得比较异常,天气时不时会走极端。容易导致重霾产生的不利气象条件,或许还会频繁袭来。

    “天帮忙”可遇而不可求,“人努力”才是根本。彻底驱散雾霾,只能依靠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扎扎实实付出更多的努力,采取更有力的环保减排措施。要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减少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既给大气“减负”,也给地球“降温”。前些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会议明确,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作为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紧锣密鼓地推进。随着这些硬招、实招频频打出,相信治霾成效会越来越明显。

    “霾来如山倒,霾去如抽丝。”霾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也不会很快消失。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不是决心一下狠话一说,就能一蹴而就的,要有久久为功的恒心和耐心。环境质量改善是一个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治理水平提高而逐步实现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需要较长时间。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要在较低收入水平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解决更为复杂的环境问题,提升“气质”的艰巨性和难度更大。

    缓解雾霾焦虑,解决雾霾烦恼,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一起努力。政府和企业需要进一步严格落实环保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绿地、加强预警应急,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常怀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公众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健康防护的同时,把节能减排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更加注重低碳环保,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雾霾来临时,别灰心气馁,雾霾消散时,别忘了践行环保。

    只有全社会一起积极地行动起来,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雾霾这个多年沉疴才能慢慢治好,“天天天蓝”才能有望实现。

    上一篇

    【人民日报海外版:民营银行发展空间已打开】近一个月来,中国银监会就批准筹建了7家民营银行。目前,包括首批5家试点银行在内,银监会共已批准筹建17家民营银行。专家指出,随着民营银行设立趋于常态化、监管工作不断完善,未来民营银行的阵营会不断扩大、发展将更科学可持续,民营银行的灵活创新、市场效益会逐步显现,这也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并促进整个金融业向为实体经济服务转移。

    下一篇

    美国继续“股涨债跌” 道指一度据两万点大关不到一个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