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林罡,四川富润企业重组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公司总经理。
特殊贡献
林罡承担了四川省国资委关于地方国有独资企业改革的课题,并参与改革重组,探索形成了不良资产打包收购处置业务的富润模式。迄今为止,公司共打包收购不良资产184亿元,累计处置不良资产80多亿元,撬动国企减债60多亿元。
在天府二街富润国际广场16楼,办公室人员打趣说,从富润成立以来,集团一直“忙得就像打仗”。
“不忙怎么行?”当初向省国资委领导拍胸口的情形,林罡记忆犹新。
2000年前后,国资企业负债严重,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打包收购不良资产,进而化解不良债务成为全国通行的做法。当时我省国企债务也有上百亿元,但财政资金紧张,完全依靠财政兜底几无可能。多方讨论后,用市场化方式化解负债的方案最终摆上省领导案头。
2004年,四川开始筹建化解债务的市场化平台,但启动资金仅7000多万元,与需要化解的债务数字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谁能让这点启动资金迅速壮大?”几番权衡,时任华西证券投行部副总的林罡进入考察范围。
上任之时,林罡向上级表态,新成立的管理公司一定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打包收购资金不依靠财政,公司业务也不需要政府提供信用担保。
起步阶段,公司运转举步维艰。为保证流动资金,“求助股东单位、兄弟企业甚至私人朋友”,林罡都干过。
2008年以后,富润公司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兼并重组、反周期收购、资金杠杆操作等方式,企业逐步转变为资本运作和产业发展并行、总资产规模超40亿元的国有投资企业。
同时,针对老国企“债务负担重、减债困难”的瓶颈,富润公司以帮助国企实施债务重组为切入点,着重开展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财务顾问业务,共收购金融不良债权180多亿元,为省地国资减债60多亿元。
精彩对话
搞金融算对上路了
记者:听说你当过记者?
林罡:1988年我在省社科院《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做过记者,那段经历尤为宝贵。当时正值乡镇企业改制潮,采访调研中和这些乡镇企业家们打成一片,从这些企业兴衰成败中逐渐认识了中国的微观经济。后来,我有幸为经济学家林凌教授作学术助手,对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有了新认识。
记者:后来怎么又去了企业?
林罡:去企业闯一闯是我的愿望。当时“下海”是潮流,但“下海”后到底干啥一直在思考。2000年我去了华西证券。搞金融算对上路了。
记者:为什么给现在公司取名富润?
林罡:这是化用了《大学》中的“富润屋,德润身”一句,是我们提炼的企业精神。搞市场化运作,必须要金融专业人才,公司目前的团队成员几乎全是当年我从证券公司带过来的,大家都想干点事。2015年全省企业不良债务余额达900亿元,化解债务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