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务院的第一次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的“当头炮”,依然是“简政放权”。他进一步指出,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既要取消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流程,又要切实清理中介等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从而真正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2017年国务院的第一次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的“当头炮”,依然是“简政放权”。
当天会议确定的三个议题,分别对应着“放管服”改革的三个层面:决定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许可并清理规范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审议通过“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部署创新政府管理优化政府服务。
认真梳理此前4年国务院常务会开年第一议题便会发现:2013年3月本届政府成立后首次常务会议,重点研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事项;2014年第一次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推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三项措施;2015年首次常务会议确定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措施;2016年1月13日的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简政放权改革措施。连续5年,本届中央政府工作的“当头炮”,都是“简政放权”!
国务院一位领导会上说,今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依然部署推进简政放权,这充分彰显了本届政府“坚持改革不动摇”的决心和态度。李克强总理也在讨论中提醒参会人员,一定要从各自部门职能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此次取消的审批等事项。
“可以说,我们‘放管服’的改革现在已经进入‘深水区’。”总理说,“现在取消的不再是之前那样‘明显不合理’的审批事项,而是实实在在的‘硬骨头’。但‘骨头’再硬我们也要‘啃’。我们之所以紧紧扭住简政放权这个‘牛鼻子’不放,就是要逐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性,切实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永无止境,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李克强会上强调,推进“放管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这是牵动“牛鼻子”的改革。
“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推进简政放权、加快结构性减税。只有使这些改革不断推向纵深,才能真正激发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总理说。
本届政府成立之初,李克强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承诺:对国务院各部门现存的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要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而现在,本届中央政府不仅提前超额完成承诺目标任务,而且还在持续“加码”深化这项改革。
李克强在1月4日的常务会议上再次重申,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他提醒有关部门负责人务必清醒看到,现在仍有许多需要清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放管服”改革一刻也不能松懈。
“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只有把束缚老百姓手脚的绳索都解开了,才能真正发挥13亿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总理说,“改革永无止境,我们改革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企业成本高在哪儿,还不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
“最近有声音认为企业税负过高,其实仔细掰开来算细账,主要是企业的非税负担过重。企业成本高在哪儿,还不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李克强说。
他进一步指出,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既要取消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流程,又要切实清理中介等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从而真正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当天会议决定,在本届政府已取消230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再取消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核准、棉花加工资质认定等53项许可,取消与法律资格认定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等有关的20项中介服务事项。
李克强指着手中的材料举例道:“过去有一些审批项目,比如‘公章刻制’,几个部门重复审批,导致正规的公章刻制流程异常繁复、耗时很长。然而假冒伪劣公章刻制却快得很。政府人员不能再坐在办公室里收文件、画圈圈了!要真正了解市场主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他最后强调:“总原则就是一句话: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
最大程度减小自由裁量权,切实为市场主体和百姓减负
如何在“放得开”的同时真正“管得住”?李克强给出的“药方”是:依法依规推动综合市场监管。
当天会议确定,“十三五”期间,要着力营造“三个环境”: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李克强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尽力“简除繁苛”,推动综合市场监管。
“有些根本没有名目的‘费’,监管者对企业是说罚就罚、说缴就缴,企业的成本怎么能不高?”总理说,“我们一定要站在企业角度、站在百姓立场想问题!各部门都要统一思想,让基层执法机构切实能够实现综合执法,同时在执法中推进‘两随机一公开’,最大程度减小自由裁量权,切实为市场主体和百姓减负!”
李克强最后强调:“‘放管服’改革,我们会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持久向纵深推进。因为这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之举。只有坚持不懈推进这项改革,企业活力才能真正得到迸发,百姓才能从中获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