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趋势·回归】票房到800亿,也就碰到天花板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1-04 17:36

    在高军看来,过去1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增长达30%的高速已一去不复返。未来10年,中国电影市场将以平均6%的增幅继续增长,2026年达800亿元,也就碰到天花板了,“增长是总趋势,回调是大前提。”

    每经编辑 丁舟洋    

    中国电影产业未来10年:票房到800亿,也就碰到天花板了

    每经影视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陈俊杰

    随着各路资本蜂拥而入,仿佛一夜之间,电影产业变得炙手可热。当2015年、2016年春节档,一个个单片票房神话被缔造的时候,电影已变成了冒险家和资本玩家的猎场。

    又仿佛是一夜之间,中国电影高达30%~40%的年增长率戛然而止。2016年的“高开低走”让所有人始料不及,从最早的票房“冲击600亿”,到后来的“比去年高就行”。潮来潮去,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与此同时,视角从银幕转向“屏幕”,从电影院转向客厅。“互联网+电影”催生出的新生事物如“网络大电影”,同样也是声画与故事的产物,但在仅仅两三年的时间里就迅速分化走向洗牌。

    中国电影产业何去何从?蹒跚起步就备受争议的“网络大电影”会迎来新生吗?大浪淘尽,谁主沉浮?

    我们不会无病呻吟,但更不想被一味报喜不报忧的言论冲昏头脑。且让我们拨开迷雾看未来,用客观、冷静和科学的态度来看电影市场。

     



    “2016年总票房达到60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2016年初电影业内的这些豪情壮志犹在耳畔。

    “他们是乐观派,但他们的这种预言,我真看不到。”从业20多年的原新影联副总经理、资深电影人高军忧心忡忡地说。

    在高军看来,过去1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增长达30%的高速已一去不复返。未来10年,中国电影市场将以平均6%的增幅继续增长,2026年达800亿元,也就碰到天花板了,“增长是总趋势,回调是大前提。”

    外延式增长“红利”用尽

    坐过“冷板凳”的中国电影人们,都曾记得1999年~2000年时中国电影市场跌入谷底,年票房只有区区数亿元,人均年电影消费才1元钱的“苦日子”。

    2002年的院线制改革后,用了13年的时间,中国电影在2015年达到440亿元总票房。尤其在2013~2015年的井喷期,中国电影市场连续3年以40%左右的势头增长。这3年是高歌猛进的3年,但也是埋下诸多隐忧的3年。

    回顾2015年的高增长,王健林在2016年12月时公开表示,“很多片子都是注水的,还有票房补贴的原因。所以2016年455亿元的票房,才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真相。”

    所谓“泡沫被戳穿”的标志性事件,是2016年3月《叶问3》票房+金融“花式造假”骗局的败露,中国电影市场高增长下的沉疴泛起。而接下来的“票补退潮”,也使得2016年票房增速骤降,甚至连续数月出现负增长。

    “2015年和2016年第一季度,电商平台烧钱补贴电影票的行为,可谓登峰造极,2015年有50亿元票补。”高军表示,“电商为什么做着做着(票补)不做了?因为它们形成了对电影销售的垄断,微票儿、淘票票、猫眼,三家电商已经垄断了80%的电影售票,影院和院线的售票变成其附属。电商平台已经拿到了中国电影的排片权、场次排定权、定价权,相当于发行权变到他们手里。这样,他们就没必要票补了。”

    此外,国内影院的经营也出现了难度。2016年底,我国银幕数已达到40000块,与之对应的是影院利益的摊薄。据资深院线人士介绍,2016年电影院平均每一场放映电影获得的票房,已下降到600元左右。

    “过去10多年来,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增长都在30%左右,这是因为过去起点太低。”多位业内人士对每经影视(微信ID:meijingyingshi)记者分析,而眼下,中国电影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票仓”、银幕数位居全球第一。新的起跑线上,外延式增长的“红利”已然用尽了。

    为了将观众留在我们的座位上,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路径。未来我们总体影片数量减少都没关系,只要有质量保障的电影,数量的增多代替不了质量。

    内生式增长是当务之急

    “如果一夜之间,40000张银幕门可罗雀、荒凉凋敝,这幅图景我们想都不敢想。”在2016年10月的长春电影节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说,“为了将观众留在我们的座位上,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路径。”

    从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生式”增长,才是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在引进片和中外合拍大片数额有限的情况下,放眼2016年的国产影片,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组合下的所谓“现象级IP电影”,更是让观众产生了“又是不好好讲故事,为了来圈钱”的条件反射。

    2016年,《封神传奇》《爵迹》等“现象级IP电影”,口碑到票房的双双失败就是最典型的前车之鉴。“IP和大数据的神话宣告破产。”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对每经影视记者表示。

    在知名编剧汪海林看来,中国电影市场“视觉奇观”的红利也已经用尽,大IP从未彻底征服电影市场。而2016年又处于明显颓势,下一步希望是内容上的升级。

    “开发一个项目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国产电影的底子本来就薄,我们却只花1年或者花半年的时间做一个剧本就去拍了,怎么可能好?”卓然影业CEO张进说。

    与此同时,还有大量资本前赴后继的进入,201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新影视公司宣布成立。资深电影发行人吴鹤沪告诉记者,中国电影年产量已经达到600多部,但大概只有300多部能上院线,而能盈利的只有两成,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更是寥寥。“未来我们总体影片数量减少都没关系,只要有质量保障的电影。数量的增多代替不了质量。”

    总结起来,影评人谭飞对中国电影的寄语是:“抓质量、减生产、广积粮、缓称王。”

    “很多人对‘拐点’这个词特别敏感。我不说拐点不拐点的,中国电影产业‘回归’和‘回调’,我觉得这两个词就特别好。”在谈到中国电影产业未来趋势时,高军这样说到。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潜力仍非常大,但已没有野蛮增长的可能性。2017年是一个调整期,优胜劣汰会非常明显,好片一定会有人看,烂片即便砸再多的钱也都会亏。中国电影要从改善质量、改善品质上下工夫了。

    800亿元票房就会饱和

    根据高军的分析,中国电影市场未来10年将以平均6%的票房增幅增长,到2026年到达800亿元就饱和了,再增长已是微乎其微。

    “这是由中国电影观众的体量决定的。”高军进一步表示,“中国人口有13亿人不假,但城镇常住人口只有7.7亿,观影人口大约3亿左右。中国观影人口,平均每年每人消费270元,才能到800亿元。不能让‘老少边穷地区’都成为你的电影观众吧?而且1950、1960年代的人,有几个看电影?这有点像中国足球,人说,中国13亿人为什么弄不出好足球队?是有13亿人,但你足球人口就300万。巴西则是只有6000万人,但足球人口有3000万。”

    从450多亿元到800亿元,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潜力仍非常大,但已然没有野蛮增长的可能性。“要从改善质量、改善品质上下工夫,该练内功。创作者们应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入手;电影公司们要走向专业化运作,别再讲IP故事、金融故事了。”高军说。

    对于摆在眼前的2017年,“焦灼”的情绪在电影人们心中弥漫。

    “2017年就是调整期。如果说细一点,就是优胜劣汰会非常明显——2017年的电影行业要开始‘死人’了,好的片子一定会有人看,烂片即便砸再多的钱都会亏。”张进说。

    张进认为,也不排除小公司出现“爆款”,如果这样的情况特别多的话,可能会把市场给顶起来,大体量的影片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好。“由于2015年做了很多短平快的项目,2016年这些短平快项目集中上映表现很差,把市场的信息都拉下来了,很多大公司在2016年下半年、年底预计要上的片子全部改档。对于项目公司来说,其实特别难受。”

    “质量和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产业实力的硬指标,这两个指标,2017年不会有明显变化。”石川认为,稳中求进,是2017年的方向。“质量平平的电影、差片肯定会占主流。但也会产生让人耳目一新的小制作的偏文艺的电影,去年这种小片很多。”

    “完片担保”这项专业性极强的保险服务堪称影视投资者的一颗“定心丸”,完片担保虽然不能保证一部影片的盈利能力,但能担保一部影片在预算内完成。

    保底发行会有新模式

    虽然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速放缓,但影视文化产业仍是前景广阔的大方向。

    “电影行业,我们长期看好。”是每经影视记者采访多家影视投资公司得到的答案。人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会减,资本对电影就仍有热情,只是热情高低程度的问题。

    2015年和2016年第一季度赚了大钱的“保底发行”,在2016年一季度以后却几乎全军覆没。

    “因为《美人鱼》这一部电影的成功,一招鲜,就让和和影业屹立潮头,后来又有了阿里影业的投资。这对新公司来说诱惑太大了。”一家大型影视文化创投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针对保底发行,新公司还是跃跃欲试。”

    保底发行模式本身是好的,但2016年在中国电影市场发生的“《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把保底发行玩变味儿了。张进认为,保底发行会进步到一种新模式,“可能是设一个基础相对安全的票房数字,在此之前设几条更细化的票房线,到达每条票房线后,对应的收益分配也不一样。这对双方来讲是一个公平的契约。‘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约定,说大家来赌呗,过了5亿元全是我的。’这不是疯了吗,制片过程中本就那么大的风险。”

    2016年底上映的《长城》,口碑引发了极大争议。但从规范的电影工业制片体系角度来看,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长城》提供了“完片担保”制度的示范。

    在欧美电影金融体系中,“完片担保”这项专业性极强的保险服务堪称影视投资者的一颗“定心丸”,完片担保虽然不能保证一部影片的盈利能力,但能担保一部影片在预算内完成。如果影片无法按期完成,完片担保公司将按承诺的保额赔偿给投资人。

    “当然‘完片担保’这不是一般的小投资电影能玩的,都必须是从大制作开始。随着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中国电影慢慢会接受这种完片担保制度。因为这是一个先进的制度。”石川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海尔旗下日日顺物流获阿里13.16亿港元债转股】海尔电器今日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海尔电器附属日日顺物流的13.16亿港元债转股生效,该可转换债券转换成日日顺物流24.1%股份。

    下一篇

    天宝股份实控人拟减持10.96%股份 引进长期投资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