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三板万家时代再出发 有进有退将成常态

    华夏时报 2017-01-02 16:41

    2016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呈现出“井喷”态势,挂牌数量更是经历了三次冲刺。年初单月挂牌494家企业,是2015年年底挂牌提升的延续;3月至5月,平均单月挂牌数量高达538家,这次提升稳定持续了三个月;8月,新三板单月挂牌数量创下历史之最,达983家。也正是经过三次挂牌提速后,新三板万家时代正式到来。

    时至2016年12月30日,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0163家,总股本为5700多亿股,两年多时间,已成为全球首家达到10000家挂牌企业的证券交易场所,而沪深交易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仅3000多家。仅2016年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就有5034家,为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在挂牌企业高速增长的同时,新三板也在积极进行“自我完善”。从类金融企业挂牌被叫停到新三板分层制度实施;从私募做市开始试点到新三板退市制度落地;从新三板监管升级到研究推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向创业板转板试点……

    挂牌企业破万

    市场变化深刻

    2016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呈现出“井喷”态势,挂牌数量更是经历了三次冲刺。年初单月挂牌494家企业,是2015年年底挂牌提升的延续;3月至5月,平均单月挂牌数量高达538家,这次提升稳定持续了三个月;8月,新三板单月挂牌数量创下历史之最,达983家。也正是经过三次挂牌提速后,新三板万家时代正式到来。

    不仅如此,目前正在申报及等待挂牌的企业还有1378家。市场人士预计,新三板市场规模在2017年可能达到15000家。

    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新三板分会理事郑淑芬表示,在地方政府等大力的推进下,很多企业对新三板有进一步的了解,2016年一年来进入新三板的企业就比较多了。

    然而,万家企业并不是新三板发展的重点。对此,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新三板挂牌公司超万家,市场稳定系首要前提。”

    就2016年的新三板而言,还有许多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读懂新三板创始人卢山林认为,2016年新三板最大的变化就是挂牌企业数量仍然在持续快速增加,从年初的5000多家到现在超过10000家;其次,新三板实施企业分层制度,952家企业进入了创新层,这是未来股转系统差异化监管的第一步;第三,新三板仍然处于流动性的困局当中,二级市场流动性仍然比较缺乏,单个交易日交易额突破10亿元的仍然很少,影响到市场定价和二级市场融资。

    “2016年新三板有三个方面令我印象最深。”作为企业与股转系统之间的指定联络人,南北软件董秘崔颜军表示,一是挂牌公司爆炸式增长,从年初的5129家,到年底的过万家;二是交易量和估值的持续下滑,严重打击了挂牌积极性和投资者参与热情,估值和融资功能几近丧失;三是明确挂牌准入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有利于提高新三板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新三板市场参与的主体,世纪文龙副总裁韩思淼在谈及这一年感受时强调,2016年新三板最大的变化应该就是分层制度和常态化、市场化的新三板退市机制的推出,这标志着新三板向真正的市场化又迈出了非常重要且坚实的一步。

    “2016年是新三板分层元年,引入私募做市,严监管,挂牌趋严这几个举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国际科促会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首席研究员布娜新谈到。

    股票发行遇冷

    面临投融资失衡挑战

    虽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一路突飞猛进,但2016年以来新三板定增市场融资能力持续走弱,企业实际完成定增发行次数和募集金额持续下降,融资供需矛盾愈发明显。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表示,2016年新三板市场表现不理想,投融资失衡是最大挑战。

    尤其是目前的新三板市场可以用“寒冬”来形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19日,新三板2016年共实施完成2705次股票发行,融资1167.56亿元,平均单次发行融资4316.29万元。对此,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明确指出,在新增挂牌公司数量超过5000家的背景下,新三板的融资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令人忧虑的是,在新三板挂牌的10000多家企业当中,有接近5700家企业自挂牌以来没有过融资,有超过5800家企业自挂牌以来没有过交易,成为名副其实的“僵尸股”。与此同时,新三板做市指数持续低迷,截至12月30日,做市指数报1100点,与2016年最高点位2673点相比明显腰斩。

    付立春指出,从交易股本来看,新三板企业股本大增,流通占比仍然比较低;从交易企业来看,近六成新三板企业股票成交量为零;从交易换手率来看,做市交易的活跃程度大幅下降。尤其是在深证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定增融资金额均现增长的情况下,新三板定增市场几乎停滞不前。这背后,正是新三板定增投资获利的概率下降。

    如今就连专注于新三板市场的投研机构也开始“打退堂鼓”。2016年12月23日,兴业证券表示要退出新三板研究,这无疑对低迷的新三板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流动性不足和融资难的情况,新三板的投研机构盈利成为一种奢望。

    兴业证券分析师杨若木认为,新三板融资遇冷迹象明显,市场流动性问题并未因分层实施而得到显著改善。新三板改革的各种切入点,无论是降低投资者门槛还是扩容做市商、亦或提高三板挂牌门槛,落脚点还应在增进市场流动性,改善新三板易登难融局面。

    “虽然现在新三板还存在诸多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但如果我们以历史的视角去看它,跳出三板看三板,会发现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必然存在的。”韩思淼认为,新三板的发展将会弥补中国金融市场既已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为国家经济向创新战略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在健全多层次股权融资体系的任务中,为企业降低杠杆、培育动力提供了多种渠道。在强化监管、防范风险的基础上,证监会稳妥推进交易所市场股票发行,深化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功能,不断提高直接融资规模。

    转板预期升温

    有进有退将成常态

    从2013年12月到2016年12月,从《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三年时间里,有关“新三板转板”的相关内容,至少已在国务院和证监会所发布的文件中被七次提及。而转板政策将如何制定,其试点又将如何运行,则始终为市场所关注。

    不过,截至目前,对转板试点的权威表述依旧停留在“研究推出”阶段,一些原希望走转板通道的企业转而又去排队IPO。

    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中旬,已有近300家新三板企业先后进行了上市辅导,其中200余家企业是在2016年宣布接受上市辅导的。而从IPO预披露看,69家新三板企业已经发布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其中,拟上市板块为创业板的是33家,占比近半。

    布娜新表示,企业迫于股东压力和自身发展需求自然更向往A股市场,这是目前政策分层之后没有差异化制度跟进导致的,但这种现象不会也不能成为常态。毕竟新三板与A股存在差异化定位,在当下及未来几年随着时间的积淀,相信企业家能逐渐理解这种本质差异,从而寻找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对于新三板而言,年纪还太小,这些都是成长的烦恼,市场不应有太急躁的心态,应该给予理解并给足支持。

    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则始终强调靠数量有限的转板制度安排不是新三板的重点和发展方向。要解决新三板的问题,关键还是解决流动性。转板能扩大新三板的影响力,但整体上对新三板的作用很有限。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压力越来越大,监管层有必要明确相关制度将不符合挂牌条件的企业清除出新三板,以净化市场,实现优胜劣汰的正向循环。在这个背景下,2016年10月21日,股转系统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3日,新三板共有92家公司摘牌退市,2016年退市公司数量为55家。从2016年55家企业终止挂牌的原因来看,强制摘牌的仅占7%;自身发展需要申请摘牌的占71%。目前退市企业比例不足1%,仍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卢山林认为,有进有出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摘牌的常规化能不断提升优化新三板企业的质量,提高市场的可投资价值,减少垃圾公司对于市场资源的无效占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韩思淼指出,一个良性的市场必须有常态化、市场化的进出机制。

    “我们预计2017年,退市制度正式文件将会出台,新三板退市制度的威力将进一步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制度的指引下,不符合挂牌条件的企业将大面积被清退出新三板市场,强制退市比例将明显提高,退市率将向欧美成熟资本市场水平接近。”联讯证券分析师曹卫东表示。

    新兴行业夺冠

    万家起点再次出发

    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新三板新增挂牌行业冠军是新兴行业,挂牌公司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科技创新、研发驱动、成长性好等特征突出。截至2016年12月19日,在10000多家挂牌公司中中小微企业合计占94.61%,平均成立年限9.85年。挂牌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65%,战略新兴产业占比25%。挂牌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5.63%,较全社会研发强度高出3.53个百分点。

    卢山林认为,万家企业既是终点也是起点。万家企业代表新三板从无到有的拓荒期已经结束,未来每天仍然有很多企业挂牌和摘牌,但规模已经不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下一步,市场重点将转到修炼内功阶段。证监会、股转系统会出台更多更完善的政策,券商、投资机构一起努力,将新三板建设成一个市场化、规范、有序、有效率的证券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崔颜军认为,万家企业将是新三板二次创业的起点,相信在监管到位的基础上,政策红利将有条不紊的逐渐释放。预计在2017-2018年,大多数承诺的改革措施将陆续兑现。新三板必将成为中国最有活力的资本市场,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更愿意把万家企业看成新三板的一个转折点。”韩思淼表示,以前是求规模,以后将是求质量。新三板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跟新三板以后的发展乃至其对于中国经济能够发挥的贡献来讲,现在可能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新三板服务的企业主体,应该是我国1500万中小创新型企业。我预计,新三板将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出政策,完善市场化,真正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金融市场基础。

    上一篇

    昨起购汇填表申报内容更详细

    下一篇

    新三板公司拟IPO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