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7年期货市场六大猜想

    证券日报 2016-12-31 13:42

    2016年,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扎实增强,助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影响力明显提高。期货人在跌宕起伏的市场变化中探索前行。2017年,期货市场将会以怎样的姿态展现?

    原油期货上市仍可期待

    原油期货一直以来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国内原油期货的具体上市时间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准备工作及配套措施的逐步完成,原油期货在明年上市或可期待。

    原油期货上市之路可回溯至2014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已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邓舸说,“上市原油期货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维护石油市场稳定对于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原油期货上市踏上了漫长的准备之路。2015年6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第16号公告,确定原油期货作为我国境内特定品种,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可以依法参与原油期货交易,这表明管理层已经在为我国原油期货顺利上市交易铺路。

    2015年12月4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指出,中国证监会协调推动财政部、国税总局、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外汇管理局等部委先后出台了原油期货相关配套政策,原油期货上市准备工作正在推进之中。2016年6月份,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能源交易中心将交易的原油期货各项外部配套措施正式公布,这也标志着原油期货的上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16年12月份,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将不断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开发上市更多符合实体经济需要、市场条件具备的期货新品种,包括推出原油期货。

    从发展脉络来看,上市筹备工作已进入尾声,原油期货上市已进入倒计时。在业内人士看来,原油期货的推出可带来三大利好:第一,提高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定价的话语权,稳定国内经济运行;第二,为石油石化及相关企业提供保值避险工具;第三,加快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

    大宗商品期货行情分化加剧

    2016年对于大宗商品来说,在经济依旧面临供给压力的大趋势下,不同产业受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不同,带来的产业运行阶段及供应压力的大小也存在差异。

    除能化产业外,钢铁、有色及上游焦化行业年均产能利用率均较2014年6月份需求冲击前出现下降。但其中,焦化产业产能利用水平持续改善,至2016年底已接近2012年至2014年6月份的均值,有色产业产能利用情况伴随需求回升略有改善,但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下半年则出现回落。主要产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差异显示出,在需求企稳的情况下,能化及上游焦化煤炭产业的供应相对偏紧,供应对价格的支撑更大,压力更小,商品价格在经济周期底部表现将更加坚挺。而有色、钢铁产业供应压力较大,未来产业价格将承受较大的供给压力。

    2016年涨幅较大的是建材品种和煤炭行业,涨幅均超过55%,其次是能化和有色板块。而上半年,建材品种的涨势最为明显,下半年煤炭价格涨幅显著增大。至2016年11月份,煤炭价格涨幅超过以建材品种为代表的黑色产业,成为年内涨幅最高的品种,煤炭价格的加速上涨或与供给趋紧的预期有关。

    对于大宗商品期货明年的行情,宏源期货首席分析师吴守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大宗商品期货整体还要涨。像沥青、PTA、农产品、黄金等涨幅较小的品种比较看好。”

    “由于不同产业在面临需求冲击前的产业状况不同,使得在需求冲击下产业供给调整程度不同,由此导致2017年产业运行的微观周期出现差异”,一德期货宏观战略研究中心分析师肖利娜对本报记者分析道:化工产业供应趋紧,价格走势预期较强;有色产业面临供应释放,价格压力相对较大;黑色产业链总体将受到供给的支撑,但煤炭行业由于年内涨幅较大,后市绝对价格上涨空间预计小于下游黑色产业。综合预计2017年工业品涨幅由高到低为化工、黑色、煤炭、有色。

    花旗在2017年大宗商品展望报告中指出,2016年多数大宗商品将以涨势收尾,对于商品投资者来说,也是六年来首次得到正收益,而且这一势头将持续,2017年到2018年,大宗商品市场将收获更大的回报。看多大宗商品将是我们明年的第一大主题。

    上一篇

    大股东32.4亿出让29.9%持股 友利控股易主

    下一篇

    巴西政府公布明年最低月薪 约合人民币2000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