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统计,今年参与增发的险资规模已超千亿元,同比增速在四成以上,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1.7个百分点至7.11%。
尽管定增项目被认为收益性和安全性均较高,但参与定增也有一定潜在风险,需要机构投资人有较强的投研、风控能力
险资参与定增热情空前。
近日受到资本市场关注的申万宏源定增事项,被传将由一家险企认购百亿元规模,若属实,这将是险资发力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一个极致缩影。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参与增发的险资规模已超千亿元,同比增速在四成以上,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1.7个百分点至7.11%。
不过,参与定增的险资机构也呈现较高集中度,国华人寿、华夏保险、天安财险、平安资产、泰康资产分别“露脸”10次以上,而拥有较大资金量的平安资产、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参与定增动用的资金体量较大,均达百亿元,其中平安资产的资金量达两百多亿元。
占定增募资总额的7%
《证券日报》记者据万得资讯数据统计,截止到12月27日,沪深两市今年来共有768家上市公司实施增发,实际募资总额达1.48万亿元(14840亿元),与年初研究机构预计的1.5万亿元接近。
而发布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148家,预计募集资金合计达到2.5万亿元。
获配账户名单显示,有38个险资账户参与增发,累计动用资金(获配投入资金)1055亿元, 占到上市公司增发募集资金总额的7.11%。
今年参与定增的险资规模相较于去年,增长超过四成(41.8%),险资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的贡献度提升了1.7个百分点。
2015年,据本报记者统计数据,两市上市公司定增实施案例共857起,实际募资总金额超过1.37万亿元,而参与定增的险资账户共46个,投资金额为744亿元,险资占比5.42%。
国华人寿16次最多
从各险资机构看,截止到12月27日,国华人寿、华夏保险、天安财险、平安资产、泰康资产参与定增次数较多,均达到10次以上。从参与定增的资金体量看,平安资产、平安人寿、中国人寿的资金量达百亿元,其中平安资产的资金量为两百多亿元。
定增王刘益谦实际控制的国华人寿参与定增达到16次,动用资金49.6亿元,在险资机构中次数最多,参与了神州信息、太阳能、高升控股、分众传媒、海翔药业、通裕重工、西宁特钢、中国巨石、广晟有色、驰宏锌锗、驰宏锌锗、腾达建设、佳都科技、新潮能源、龙宇燃油、杭电股份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过程。
不过,无论是参与定增次数还是资金规模,国华人寿均低于其在去年的“战绩”。2015年,国华人寿26次现身定增特定投资者名单,共耗资102.3亿元,亦为参与定增项目最多的保险机构。
今年参与定增次数上仅次于国华人寿的是天安财险和华夏保险,二者均15次现身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投资者名单,前者耗资50.4亿元,后者耗资42.4亿元。
此外,泰康资产参与定增11次,累计动用资金92.7亿元。平安资产参与定增12次,累计动用资金260.2亿元,资金规模在各保险机构中最多。而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分别以125.9亿元、116.9亿元分居参与定增动用资金规模第二、第三位。
另外,平安养老、华泰资产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也较多,分别7次出现在定增机构投资者名单中。
破发风险需防
某中小险企负责人曾对《证券日报》记者称,该公司把定增项目作为严峻的投资形势下的一个新方向,源自于这类项目收益性和安全性均相对较高,有一定把握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所谓定增,是一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即上市公司向特定的投资人定向发行股票融资,而融资的目的,或为收购其他资产,或为补充流动资金,或为项目融资、配套融资,或者为壳资源重组。保险机构参与定增,就是作为特定投资人之一,以较低的股价获得上市公司新发行的股票。
上述险企负责人称,看好定增项目投资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定增项目的股票价格会有折价,即使仅折价到90%,也相当于有了安全垫,如果股票发行后回到市场价格,再有一定的上涨,也就意味着项目投资有稳赚的收益。另一方面,发布定增预案的公司一般有较好的成长性预期,未来股票的成长性收益也可以期待。
从历史数据看,定增项目持续获得超额收益。据财通基金定增研究中心发布的定增研究报告数据,在2011年到2015年定增实施较多的年份,定增市场平均绝对收益率约为47.16%,相对沪深300指数,定增平均相对收益率为40.74%,超额收益显著。
有保险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称,参与到定增项目需要有相应的关系和渠道,这对部分投资人来说也是门槛。
不过,参与定增也有一定潜在风险。相关规定对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并无盈利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即使是亏损的企业也可以申请发行,且股份发行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因此投资定增项目对机构投资人的投研能力、风控能力要求较高。
据万得资讯数据,尽管多数险企参与定增后锁定股票浮盈,但也有险企锁定期的股票出现数千万元的浮亏,如某险企此项浮亏超过2000万元。而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12月27日,今年来有上百只股票在增发后的半年内出现破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