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多家厂商捅破价格天花板的背后,是整个手机行业都面临着成本上涨的压力。受人民币贬值影响,美元结算的手机零部件成本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上游供应链产能不足,导致零部件价格出现了最高达3倍的上涨。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孟庆建 每经实习编辑 姚治宇
每经记者 孟庆建 每经实习编辑 姚治宇
长期以来,国内的高端手机市场被三星和苹果分割,国产手机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占据着中低端的市场。现在,国产手机尝试在苹果售价的上空寻找细分市场。
在华为发布零售价格8999元的mate9保时捷版后,12月26日,金立对外发布了型号为M2017的手机,其中起步价是牛皮版本的6999元,而鳄鱼皮定制版本售价达到了16999元。金立董事长刘立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高配置的高价产品,能够满足一部分群体心理上的某一种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多家厂商捅破价格天花板的背后,是整个手机行业都面临着成本上涨的压力。受人民币贬值影响,美元结算的手机零部件成本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上游供应链产能不足,导致零部件价格出现了最高达3倍的上涨。
万元机市场空间有多大?
金立发布高价手机的动机是什么?金立董事长刘立荣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这次将价格定为6999元,有几个原因:一是用户需求,我们调研发现很多目标消费人群在使用苹果,因为苹果用户太多,换机需求大,这部分群体不会购买3000元以下产品,所以我们推出M2017来满足我们目标人群差异化的需求。二是,金立在4000元价位的w系列翻盖手机全年销售40多万台,这一个让人满意的数字,我们认为从四千到六千并不是一个很高的坎,高配置的高价产品能够满足一部分群体心理上的某一种需求。”
哪些人愿意为万元机买单?刘立荣表示,金立M2017的目标消费群体是两类人群:第一类是政商高端人士;另外一类其实用我的话讲就是“大佬”,有影响力的消费群体。
从细分市场的角度看,手机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奢饰品定位的手机存在一定的市场。华为发布的Mate9保时捷版本在12月份开售以来,至少在半个月内保持一倍的产品溢价。华为终端CEO余承东对记者表示,目前产品已经处在缺货状态。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分析,“奢侈品手机抓住了一部分细分市场人群,国产手机相比苹果、三星在产品迭代和产品布局上有更强的灵活性,从动机上分析,既是寻找细分市场空间的尝试,也是由于今年以来上游零部件价格不断上涨,手机厂商寻找利润空间的极端表现。在细分领域做的最好的当属美图手机,2016年销售了约200万部,万元机销售上百万台挑战很大。”
手机厂商面临两个压力
2016年国产手机的价格相比2015年有不同程度上涨。近期发布的旗舰产品如酷派S1,定价从2499元到3199元不等;荣耀 magic定价3699元;华为Mate9定价3899元。
金立总裁卢伟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2016年到2017年,手机厂商面临两个压力。一个很大的压力是元器件价格在不断上涨。比如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RCD元器件价格上涨了3倍,到2016年下半年,存储芯片涨价幅度超过了20%。随着双摄和高像素成标配,目前最大的缺货开始变成镜头模组的缺货,全球镜头模组产能不足。另外一个压力是汇率变动问题,造成整个成本的上涨。随着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汇率接近7.0,以美元结算的屏幕、内存芯片、主板器件、传感器等成本上涨都较大。
银河证券研究报告也显示,2016年各终端厂商新机型集中发布,各品牌手机“拼配置”导致终端厂商对紧缺元器件恐慌性补货,金属机壳、高清显示屏、超薄触控、高像素摄像头、声学器件、LDS天线依然严重供不应求。
酷派CEO刘江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元涨一毛钱,手机成本要增加20元人民币,压力很大。”在这种压力下,不论是手机厂商还是供应商都在想尽办法规避风险。
卢伟冰对记者表示,金立从两个方面应对成本压力。一是不断地提高溢价能力,表现在提升品牌溢价和打造产品差异化。第二个是国际市场对冲,人民币贬值带来进口零部件成本上升的同时,也对出口有一定的帮助。金立已经布局了印度、尼日利亚、埃及等地的消费市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