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观影│《长城》:一场华丽空洞的视觉“饕餮”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2-18 12:30

    当然,就如张艺谋自己所说,《长城》只是一块试金石,我们还应当从电影工业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长城》为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需要提醒张导的是,电影工业是一种生产方式,电影类型也可以千变万化,而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永远是电影打动人心的关键。

    每经编辑 李静    

    李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文

    每经影视实习编辑 温梦华

    2016年岁末,暌违三年的张艺谋以一部大牌云集的《长城》再次回到观众的视野中,并且创造了首映日票房破亿的开门红,似乎这次老谋子的大片策略再一次奏了效。与此同时,口碑暴跌的尴尬也如期而至,一如当年《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所遭遇的那样。有人甚至断言:张艺谋已经走不出高票房低口碑的怪圈了。

    与张艺谋之前的国产大片不同的是,这次合作的团队是完全的好莱坞班底,包括编剧、摄影、剪辑、后期特效在内的主创人员都时来自好莱坞的精英队伍。那么,有着雄厚资金、最强团队、明星阵容的《长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张艺谋在采访中不断提到一个概念:文化输出。这是好莱坞大片最擅长的电影策略。但在笔者看来,《长城》想要达到文化输出的目标,可以说还差得很远。

    有着中国山水画风格的《长城》海报

    影片中的中国符号显而易见,长城、饕餮、火药、孔明灯,处处都在提醒我们这是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然而,仅此而已。文化输出的核心载体是什么?是普世价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性。我们在经典怪兽电影《侏罗纪公园》《汉江怪物》中,看到的不仅是英雄打怪兽的视觉盛宴,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人物动作背后的情感逻辑:保卫家庭、拯救亲人,这是每个人都会感同身受的情感,所以才会让观众对英雄人物产生认同。当我们与人物一起经历了同样的情感变化,才能真正接受人物身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文化输出”才得以完成。

    反观《长城》,每一个战斗英雄的脸上从始至终都是视死如归的神情,然而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吗?他们似乎只有国,没有家。如此搏命就是为了一个少年皇帝?还是为了黎民百姓?如果是前者,那么这无疑是宣扬封建君主思想的陈词滥调,为现代社会所不容;如果是后者,那么这种被无端拔高了的理想主义信念、口号式的信仰,可以说是对人物最大的损害。这一点不仅让担当英雄群像的众多明星毫无存在感,而且也直接导致了男主人公威廉的人生观转变缺乏说服力。一个只相信自己的雇佣兵,因为所谓的“信任”二字,便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信条,这样的转变在当今这个连救助老人都会被讹的社会中,是多么的让人无法信服。

    《长城》剧照

    如果说《长城》在剧作上的问题已经注定了这场文化战役的败局,那么在视觉造型和创意方面缺乏想象力则造就了影片老套陈旧的皮相。无论上映之前放出的物料如何在“中国文化”上做足宣传,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都难以阻挡观众在影院看到成百上千的饕餮时对《僵尸世界大战》中丧尸攻城的联想,而不会去关注其“腋下之目”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意象。更别说“蹦极打怪”在观赏性和实战性之间所做出的对于叙事逻辑的牺牲。

    当然,就如张艺谋自己所说,《长城》只是一块试金石,我们还应当从电影工业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长城》为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需要提醒张导的是,电影工业是一种生产方式,电影类型也可以千变万化,而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永远是电影打动人心的关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好消息!今年春运,出站前丢了火车票,再也不用全价补票了!

    下一篇

    五粮液2017年策略出炉:普五减量约20% 系列酒将试点“混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