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地域、经济发达程度、学历、收入、储蓄习惯、子女数量等都会影响到退休准备情况,具体来说:全国各地区的退休准备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发达城市的情况更好一些,如上海的退休准备指数达到6.54。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记者 袁园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中国居民老年后的经济保障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2月16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6年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0,相对去年的6.5出现显著下滑。
报告显示,地域、经济发达程度、学历、收入、储蓄习惯、子女数量等都会影响到退休准备情况,具体来说:全国各地区的退休准备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发达城市的情况更好一些,如上海的退休准备指数达到6.54;而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6个地区的平均居民退休准备指数只有5.24。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3年到2015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基本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而2016年居民退休指数仅为6.0分,居民退休准备紧逼及格线。仅有15.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为退休进行的准备十分充分,创三年来最低;而认为退休准备不足以支撑退休生活的群体则较2015年提高了10%。
对于导致退休准备指数下滑的原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认为,居民退休责任意识变弱、退休计划完善度下降、退休储蓄充分度不足,以及对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下降等实际准备情况是导致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全球整体的退休准备情况都变差,居民对经济及退休后收入的预期也逐步回归理性。”陈秉正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