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影片和观众的评论后,深感我们一直容易沉溺于人物和事件的表象,在表象中评论是非功过,甚至一直习惯于在那些最触手可及的高尚和无耻中投入充沛的精力和热情,给予不厌其烦地肯定和鞭挞。我想说的是,在面对人性和信仰这样严肃的的题目时,我们应当持有有足够多的谨慎和敬畏!
每经编辑 宋红
每经影视记者 宋红
命运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伤害你,又会在不经意间试图抚平你的创伤。
大二那年初八,到乡下走亲戚,回程途中,我遭遇人生中的大劫难:车祸后的自己,面目全非,在发现舌头断了的那一刻,彻底绝望!忍着剧痛用仅剩的半截舌头竭力拼凑出了也只有父亲听的清的一句话:“爸爸,让我死了算了,我不能说话了”。父亲用力地将脚跺在地上吼道:“老子把你养这么大,咋可能让你随便就去死?!”十八年后的今天,父亲当时的神情、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父亲,很小就失去了父亲,别人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已开始自立,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从未对我说过爱我,也从未牵过我的手,即便在我最艰难的时刻,他也不会以某种柔和的方式爱抚我……父亲传递给我的只有一个概念:不管多难,你必须靠自己!以至于很多年,我一直怀疑自己不是父亲生的。曾经,还动了要去寻找生父的念头。
青春期的无知和困惑,带给父亲的伤害犹如他们从不对我说爱我的伤害一样,只是彼此并未有意识地去觉察。
面对《血战钢锯岭》中道斯一家人的生活场景和彼此的误解冲突,我下意识地想起自己的父亲和过往的情景。这应该就是我们常常所谓的共鸣吧!
《血战钢锯岭》中的老道斯和其妻子
我理解,观看《血战钢锯岭》,对大多数观众来说信仰和人性是个自然绕不过去的题目,它自然地来源于小道斯和他的战友们在战时的表现和遭遇,他们被关注,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然而,令我数次情难自禁、触痛最深的恰恰是这种关注的合理性的产生过程。这是一个从银幕一直延伸到现实、从历史一直延伸到此刻的尴尬和残酷!
在看了影片和观众的评论后,深感我们一直容易沉溺于人物和事件的表象,在表象中评论是非功过,甚至一直习惯于在那些最触手可及的高尚和无耻中投入充沛的精力和热情,给予不厌其烦地肯定和鞭挞。我想说的是,在面对人性和信仰这样严肃的的题目时,我们应当持有有足够多的谨慎和敬畏!
老道斯面对首次穿上军装的大儿子,在饭桌上涕泪哽咽地讲话才是战争残酷和荒谬的最真实表述——它胜过所有血肉横飞的震撼镜头——亲身经历战争,目睹生命被无情摧残,饱受战争创伤的老道斯却不得不再一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带着对战争的盲目和青春幻想参军,无论自己如何爱儿子,老道斯都是无能为力的——比这更残酷更尴尬的是,即便它作为真实的历史、再次以逼真的电影效果呈现在银幕上时,也依然不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饭桌上的父亲
一个残酷的、真实的战争题材衍生出来的焦点,依然会是信仰、青春、爱情、荣誉和那些技术物理层面的东西!
当道斯被关禁闭,爱子心切的老道斯匆匆赶来,穿着一身显然有些发紧的旧军服,军服上别着参加一战时获得的看起来不算多的荣誉章,他没有说话,窘迫地手足无措。
老道斯在颓废的生活里为了儿子,强打起的那点儿精神,几乎就是他生命里最后的奋力一搏!让我痛心的是,即便他站在军部办公室的中央也不会引人侧目,更不会成为焦点,他已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中的过去!
……
在面对《血战钢锯岭》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我想忽略掉所有与电影本身无关的技术层面的东西,只剩自己——我想,有那么一刻,我是这样的。
有了孩子之后,慢慢理解了为母则刚,同样,也能理解老道斯窘迫的父爱所承受的那份担当和不易。无论在影片还是现实中,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无论你喜不喜欢,无论生还是死,那个永远站在角落里的父亲都无以替代!
我相信,在一个不确定的季节里,一定还会有一部值得期待的影片,从巨大的银幕上向我刺来,留下一个不易察觉的血点,痛彻心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