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房产信息处副处长、高级经济师高聚辉表示,作为一个一线城市,不仅仅是说,城市自身的经济规模也在发展,更多的还是需要城市和周边城市产业的融合,如果说只是自身城市发展非常好,但是周边城市没发展起来,这很难成为真正的一线城市。
每经编辑 陶玥阳
国家信息中心房产信息处副处长、高级经济师高聚辉
12月13日,由中关村华夏经济学基金会、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每经智库承办的“国际一流城市论坛--新一线城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研讨会上,国家信息中心房产信息处副处长、高级经济师高聚辉表示,作为一个一线城市,不仅仅是说,城市自身的经济规模也在发展,更多的还是需要城市和周边城市产业的融合,如果说只是自身城市发展非常好,但是周边城市没发展起来,这很难成为真正的一线城市。
以下是高聚辉的发言精选:
刚才谈一线城市如何选择,也提了一些指标,我们来圈定一些一线城市,给这些城市一些政策优惠。但是,到底哪些城市能够成为一线城市,它的形成路径应该是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市场化自发形成的过程,二是通过政策的引导或者是优惠政策的导向形成。这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当然在新一线城市的形成过程中,这两方面因素都会起到作用,但是哪个是更主要的作用,还需要探讨。
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面,到底圈定具体的城市名称,把它作为一个目标;还是说不确定具体的城市,大致划定一个范围,给这些城市一个倾向,让这些城市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而不是通过政策的优惠,来实现追求的目标?现在,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可能更多的是,偏向于在政策引导下让城市自主竞争形成新的城市。
一线城市不是学术上非常严谨的概念,如何衡量指标是非常困难的。刚才从经济上、人口上、创新上、房价上也提了一些指标,这些指标都非常重要,但是遗漏了一点。我觉得作为一个一线城市,不仅仅是说,城市自身的经济规模也在发展,更多的还是需要城市和周边城市产业的融合,如果说只是自身城市发展非常好,但是周边城市没发展起来,这很难成为真正的一线城市。
另外,新一线城市的形成过程中也非常有助于缓解现有一线城市房价过高的压力,降低地产的泡沫风险。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地产泡沫也是相伴相生,这其中既有城市之间发展不均衡、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因素,也有社会投资性资本推动的因素,还有一些市场长效机制建设不完善的因素。对于泡沫可能引发的风险,我们需要积极去面对去防范,而不是靠一些唬人的噱头去博“眼球”,简单地预测哪一年泡沫破灭没有实质意义,更有意义地是如何来防范风险,不让泡沫快速破灭,出现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前两天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专门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应该就是加强防风险意识的一个重要信号,预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制度建设和实施细则出台。其中,新一线城市的形成过程,会自然地改善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规模、资源环境等,提高其对人口的集聚作用和吸引力,减少现有一线城市的人口涌入数量,缓解房价压力和泡沫风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