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中介面临关店,想明年不被关,有办法吗?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本文原载于12月8日邦地产)
日前一条消息在朋友圈热传,题目是“中原地产大陆区主席黎明楷致宝原地产各部门负责人的一封信”。
主要内容是,由于宝原地产长期亏损,且在目前的市场局面下短时间难以扭转局面,为避免损失的继续扩大,因此决定自12月7日起,宝原地产结束营业。
此消息,邦地产从宝原地产总部相关负责人处得到证实,其表示确实已收到总部下发的文件,接下来宝原会陆续关店,预计在年底之前完成。
“鸡肋”首先面临失业
宝原地产成立于2007年,由施永青创立,与“中原地产”互为兄弟品牌。宝原地产之前宣称的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一、二手房、工商铺交易、金融服务等业务深度融合。
有先进概念的支持,前几年宝原地产的扩张还比较快。据悉,其在上海就有42家门店,其中宝山14家门店、嘉定5家、静安1家、闵行3家、浦东6家、普陀7家、松江4家、杨浦2家。
但这样的门店规模,在上海来说,与链家的1600家、中原的500家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了。而在上海,门店规模比较小的中介发展普遍比较平淡,比如台湾永庆房屋,甚至去年就声称全面退出上海市场。
既然竞争力不够、不怎么赚钱、留不住人、培养出来的人还自立门户抢生意,宝原地产对于“老板”中原集团来说,基本已经价值不高了,还不如剥离不良资产,早日撤出。
有业内人士八卦称,中原集团原本想做出宝原地产这个新品牌,用内部竞争来刺激两个品牌同时发展,谁想内地中介竞争异常激烈,自身难保哪里有功夫培养新品牌。
虽然不能确认该消息的真实性,但在业内看来,明年房地产市场可能比较难做,中介大面积关店是一个趋势。
黎明楷目前直接关掉竞争力不够的“鸡肋”,降低成本、集中蓄力,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而且在这个时机选择关闭,有人认为,这也是中原在为即将到来的房地产市场寒冬做准备,集中品牌、管理、资源的优势和别的“大头”竞争。
资深中介终被关店,因为太传统!
但为什么宝原地产打拼了快10年,最后还是以“关店”告终?
竞争力不足是重要原因,这和很多“弱势”的中介企业一样,买卖太单一是重要因素。
此前,中介行业还没有更先进的技术和模式,互联网等潮流也还不兴盛,中介可以延续大规模开店的“人海战术”,以量创收。
但这种模式在市场好的情况下还好,一旦市场出现调整,就可能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需要大幅削减人力,这也是中介行业流动性巨大的原因之一。
而且,当前时代变了、市场也变了,中介的单一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传统的中介模式都已经有被淘汰的趋势了。
目前比较先进的模式是一个区域或者板块,只有一家门店作为签约中心,他们用高佣金吸附自带很多资源的自由经纪人、凭借规模优势拓展业务抢占份额,创造更多效益,也挤压其他对手。
因此,在人更少、提成更高的未来趋势下,大批中介面临关店。
想明年不被关,中介要看这些机会!
当前有很多人在说,明年中介生存困难。因为按照现在的经营模式,中介的单店固定月开支是20万,原先主要收入来源靠买卖佣金覆盖,但明年市场不稳定,收入不能保证,开支又那么高,不想被关,有办法吗?
有些业内人说,其实可以转移目标。比如,把短租公寓作为新业务,在一个小区里租多套房,然后转租。反正业务员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负责每天的清扫打理。
此外,中介公司也可以联合金融机构,做抵押贷款业务,帮那些不想卖房的房东解决手头钱紧问题,跟金融机构分佣金和服务费。
相似的,有些中介公司可以选择帮那些暂时买不了房的客户做资金管理,和地产商的地产基金合作,帮助客户获取投资收益,从客户那里赚钱,帮地产商锁定精准客户也可以商议从销售中提成。
此外,中介还可以做海外资产销售,重点卖海外房产;或者做一些诸如装修、物业的边际服务,反正往后,旧模式不行了就得变,旧业务不行了就得拓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邦地产立场。望此文对您有帮助,可以加入邦地产粉丝群交流。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