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嘉玉
笔者曾经历过台北股市和基金行业的发展,在来到大陆参与资本市场建设的十多年里,持续关注“投资人教育”,深刻认识到在保护投资人正常权益的前提下,需要强化和引导“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意识,除了要求产品基金经理与销售机构恪尽职守外,也要引导投资人自己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理财逐渐走进越来越多普通人的视野,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把钱投出去,本意是希望赚回利息或收益。一旦钱交给别人,感觉很多事情都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了,那么投资人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做到“自己对自己的投资负责”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自己所投资产品对应的基础资产。简单地说,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钱投了什么,为什么能赚到钱,这个产品是如何为你带来收益的。
现在我们常常可以碰到,许多大爷大妈因为送一桶油、承诺年化收益率14%,就将自己数万元甚至更多的资金买了理财产品,尽管他们也曾听说卷款跑路的事件,可是总存着侥幸心理,觉得那不会发生自己身上,尤其是到期真的收到利息时,不少人会继续投入更多的钱。这种庞氏骗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台湾一样横行,最有名的就是“鸿源”事件,导致数十万人血本无归,究其原因,就是投资人没有花心思了解基础资产。
如果您愿意用了解基础资产状况的方法去看一看,就会发现自己投资的本金面临多么大的风险。
2016年,全球市场面临不确定性加大的挑战,国内经济转型进入深水区,市场无风险利率不断下行,理财产品中,正规的类固定收益产品年化收益率逐步下降到6%左右,那些依然声称可以回报10%以上收益率的,投资人一定要仔细问清楚产品所挂钩的基础资产是什么,如果发行机构语焉不详,说不清楚具体的基础资产,那您一定要小心,也许这款产品不挂钩任何基础资产,是通过资金池、期限错配在运作,也就是说,您能如期兑付的利息有可能是其他投资人的本金,而您的本金也有可能已支付给其他人作利息,只要资金池里流入的钱大于流出的钱,这种骗局就能暂时支撑。而这也是国家法令三令五申严禁“资金池”运作的原因。
第二,是要了解不同类型基础资产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基础资产,收益率不一样,期限长短不一样,对应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作为投资人,如果单一地只根据收益率作投资决策,会将自己的本金置于危险的境地。
如果将基础资产按照风险由低到高来排序,国债因为有国家信用作背书,其风险最低,收益率也相应较低。通常将一个国家的十年期国债利率作为该国市场无风险利率的参照。尽管如此,国债也不是百分之百无风险的,2009年,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主权国家相继宣布政府财政出现问题,陷入债务危机中。
其次是银行存款,风险较低,收益率也较低。在中国内地,由于银行类似于拥有国家信用背书、政府担保的保障,因此投资者常常觉得银行存款是可以保本保收益,实现“刚性兑付”的。但要提醒投资人留意的是,从2015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如果银行破产,将对存款人进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所以,实际上从那个时候起,银行存款也相当于打破了“刚性兑付”。
第三,是投资于公开市场的各类金融产品,比如:债券、股票、基金、期货等。这类金融产品,通常都有明确的规则来限定投资标的、投资期限、申赎条件等,投资人要有清晰的契约概念,了解自己所投资的基础资产的特性。以股票型公募基金为例,股市涨了,基金赚钱了,固然大家都开心,可股市跌了,基民就会批评公募基金经理,质疑他为什么不卖。但实际上,股票型公募基金要按照契约运作,根据2015年8月8日实行的仓位新规,必须80%以上投资在股票上,如果低于80%,就是基金经理违反契约。这一方面显示出投资人缺乏对契约概念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投资人对于基础资产的特性缺乏足够了解。
最后,是收益率较高、期限较长,同时风险也较高的另类投资。在这里,契约精神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另类投资的资产类别比较特殊,通常有以下两个特性:一是投资期限比较长,二是投资标的和组合常常决定了最终的报酬。比如说:在PE/VC(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世界里,经常是一个项目投资失败了,但另一个项目却提供了5倍、甚至10倍的回报,平滑了收益,所以是要看最终的结果,而不是看存续期间任何一个单一的事件来决定它是好是坏,更不要说它是跟着时间轴、跟着经济周期在变化。为什么另类投资的期限都比较长,就是在长周期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新的投资契机,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周期变化,相对因应,投资或处理资产具有较大的弹性。
当前,很多投资人对基础资产的理解不够深入,如果只看单一事件或在某一时点的项目情况,就很容易陷入担心最终收益不达预期或本金亏损的焦虑中。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投资人会显得缺乏耐心、表现出迫切的刚性兑付预期。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金融机构管理者,我同时也是一个资深的投资人,体验过投资大赚的兴奋,也品尝过大亏的痛苦,说到底,投资是一个考验人性的修炼场,要能真正做到自己为自己的投资负责并不容易,第一步最简单的,是邀请您从了解基础资产开始,慢慢加深对各类基础资产的理解,学会资产配置,通过投资组合来对冲风险,用耐心平衡风险。
(作者为诺亚财富创始投资人、执行董事)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