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潘金莲》·现象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2-02 00:59

    抛开这些外在因素,电影《潘金莲》,究竟能让我们看到什么?

      在刚刚结束的第53届台湾金马奖上,冯小刚凭借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以下简称《潘金莲》)得了最佳导演奖。他很动情地说:“要感谢金马奖的胸怀,让我看到它的公正。金马奖的消息,多少又给《潘金莲》增加了热度。”

    其实,冯小刚的电影向来自带话题。《潘金莲》先是经历了更换档期的风波,又于上映后在微博上掀起了一场电影公司之间的排片之辩,再加上创新使用圆形画幅的看点和女主角范冰冰突破“花瓶”形象的话题,以及全国各地深夜同一时段突现满场现象……

    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关于《潘金莲》的各种讨论,已经脱离了艺术创作本身,演变成一场社会舆论狂欢。那么,抛开这些外在因素,电影《潘金莲》,究竟能让我们看到什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周铁东:透过隧道来看“潘金莲”

    下一篇

    维密2016大秀火爆依旧 中国供应商利润却暴跌近九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