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的混乱逻辑正反映出我们社会对真正的善恶缺乏判断。只是面对批评对象的虚妄议论。就如冯小刚曾经在网络上大肆批评的“屌丝”一样,这部电影,其实,也就是一部拥有更多资源的“键盘侠”。
每经编辑 茶水张
茶水张(作者为影评人)/文
当第一次看到《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梗概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想到了可能类似的《秋菊打官司》和《图雅的婚事》。看完整部电影,的确同前面两部电影一样,依旧是一个执着的女人的故事,同样给人带来一种冲击,但是这种感受又是完全不同的。
前面两部电影,女主角的执着,都是为了自己的另一半,是一种爱的付出。而《我不是潘金莲》片中的女主角的出发点却不是为了爱,她的执着来自于不忿、来自于心中的恨。而这种恨,并不是为了影片中人物的表达,仅仅是为了制造出电影背后想要批判的“制度”或者官场中的“潜规则”。看得出来,冯小刚似乎想要制作出属于他自己的《官场现形记》,就像他每一部电影拍摄后宣称的“宏伟目标”和“批评现状”。但是他的观点和视角,又一次建立在毫无逻辑的作品之中。
看过电影的人知道,当最后李雪莲试图表明自己告状背后,有引人恻隐的原因(一个未出世的孩子)时,我们会不会想到,在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李雪莲可曾记得或者说可曾有那么一个镜头,能表现出她对另一个已经存在的小孩的爱呢?没有,完全没有。一个对自己小孩完全没有表达出母爱的母亲,仅仅因为那个未出世的孩子的愧疚,和各级政府对抗了整整十年?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还是说,冯小刚导演和编剧刘震云已经先行设定了他们的观点,那就是官场的不作为,作为他们批判的对象,而强行将一个他们看似合理并可以赢得社会讨论的故事套入其中?何况,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具有说服力。
从一开始,李雪莲声讨的“假离婚”在法官的依法判决下,已经有定论,但是我们的确也应该看到民间普法建设本身的欠缺,的确导致有很多群众包括相当一些从业者并不能正确处理和对待相关法律问题。但在电影里,所有领导、法院的各级法官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并没有错,所有的问题根源来自于李雪莲和其丈夫为了利益的“假离婚”。而在现实中,我相信大家见过诸多政府的不作为而被媒体曝光出来的种种问题,其实背后的过错方都在当事政府,而没有一件政府或者法院明明是对的,却如履薄冰。
说回到开头,在类似的电影里,我们能轻易的建立起对秋菊形象的记忆,那个裹着头巾,埋入人群里,寻找着可能性的女性是值得大家去研究去赞叹的。同样,牵着马车,带着重病的丈夫寻找可能性的图雅,也是坚韧的代表。
而依旧裹着头巾的李雪莲呢?你能感受到什么?在我看来,无非是冯小刚为了让他所谓的明星演员范冰冰为所谓的艺术电影奉献的包装罢了。电影片名《我不是潘金莲》已然把大众的视线聚焦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潘金莲”身上,但在电影里,真正把李雪莲视为潘金莲的,其实是她那个背弃了约定的前夫。整部电影到最后,也没有发现和这个电影片名有太多的联系。
分析到这里,我想说的是,这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悲哀,这种悲哀来自于冯小刚导演自己对叙事完全错乱的表述,也是他无法把控这类电影的明证。只是,那圆或方的画幅,倒的确是一种探索,暂且不讨论好坏,就如金马给予的肯定。
《我不是潘金莲》海报
《我不是潘金莲》的混乱逻辑,反映出我们编导们对真正的善恶缺乏判断,只是面对批评对象的虚妄议论。就如冯小刚曾经在网络上大肆批评的“屌丝”一样,这部电影,其实也就是一部拥有更多资源的“键盘侠”。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