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大众进口汽车宣布全新一代Tiguan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基于MQB平台打造的第一款SUV车型,全新一代Tiguan将多种“优质基因”重新组合升级,以创新科技开创城市SUV新世代。
2016年11月25日,大众进口汽车宣布全新一代Tiguan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基于MQB平台打造的第一款SUV车型,全新一代Tiguan将多种“优质基因”重新组合升级,以创新科技开创城市SUV新世代。
大众进口汽车向中国市场引进了4款全新一代Tiguan车型,280TSI精英型,售价为26.28万元;330TSI创睿型,售价为31.68万元;330TSI高配型,售价为34.58万元,以及富有运动风格的380TSI R-Line,售价为39.18万元。
上市当晚,全新一代Tiguan发布会以“践行智远尽在无限”为主题,诠释了大众进口汽车对创新的不懈努力,而这一切也在当晚的发布上得以充分体现。上市发布会采用VR技术打造,在带上VR头盔之后,参与者仿佛置身于全新一代Tiguan车舱之中,创新设计语言、前沿科技配置、智能互联功能等,无不咫尺可及,与此同时,更能360度无死角地体验车辆内饰及外观的材质、选装配置和内部结构,高质量再现产品细节,这一创新之举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非比寻常的现场体验。
大众进口汽车总经理施锐德先生(Mr. Axel Schroeder)表示,“全新一代Tiguan将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新标杆和引领者,无论是它最新的设计语言、充满乐趣的操控,还是丰富的高科技互联装备,都体现了大众汽车最新的技术和工艺,也是我们不断致力于将最创新、最纯正、最能代表大众汽车造车理念的产品第一时间带到中国的又一力作。”
大众汽车最新的设计语言在全新一代Tiguan上得以呈现。车身应用了双特征线的设计,大量丰富的双直线线条,配合更加细腻有力的切角,使得整车形态更显简约立体,线条凌厉富有力量美感。搭配舱盖上锐利的“V”字型线条与车侧两条刚劲有力的特征线相互呼应,形成了全新一代Tiguan独特的“线条对话”效应。2016年,全新一代Tiguan获得了有“产品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iF”设计大奖。
全新一代Tiguan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3款动力总成,包括一款1.4TSI发动机(110千瓦)搭载6速DSG变速箱,两款2.0TSI发动机(132千瓦及162千瓦)搭载7速DSG变速箱。集成HaldexR第五代电控多片离合器中央差速锁的4MOTIONR 四驱系统可根据不同路况和天气合理分配动力。全新加入的驾驶模式选择功能也成为全新一代Tiguan的重要亮点之一。该系统搭配了DCC动态底盘控制系统,共有“公路”、“越野”、“个性越野”、“雪地”4种驾驶模式选择。而公路模式还可有“经济”、“标准”、“运动”、“个性化+舒适”4+1种扩展驾驶模式可选,实现了在速度激情、静谧舒适、经济省油之间随心切换。
全新一代Tiguan更大的亮点是其跨越同级的智能科技与互联功能,丰富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预碰撞安全系统、低速紧急制动系统、并线辅助系统、后方交通预警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第三代泊车辅助系统、动态照明辅助系统、大灯随动转向功能以及疲劳警示系统等,为驾乘人员提供360度全方位安全保护。人机交互和智能互联的应用令其如虎添翼。领先同级的可自定义式全液晶仪表(Active Info Display)通过与HUD数字抬头显示与8英寸中控触摸屏幕的三屏互动,使驾驶者轻松便捷地获取各类行驶信息。第二代MIB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集娱乐和车载导航功能于一身,营造出优越的多媒体氛围。该系统可以同时支持两部蓝牙电话连接,并可个性化存储或更改无线电台标识。
大众汽车车联网(Car-Net)与手机映射功能(App-Connect)的结合,实现了人、车、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大众汽车车联网通过车载导航Discover Media、三键模块、大众汽车车联网手机APP、大众汽车车联网门户网站以及第三方APP,来实现大众汽车车联网的各项服务。车主只需将自己的智能手机和大众汽车车联网APP注册绑定,就可以使用大众汽车车联网的各项功能。驾驶者可随时通过一键触发获得“呼叫服务”,可提供被盗车辆追踪、出行服务、道路救援、紧急呼叫等服务;“在线信息服务”可获得新闻、天气、实时路况、停车场服务等实用信息;而通过“远程监控功能”可以远程获得车辆信息(灯光、车门车窗、泊车位置等),并可实现远程控制。手机映射功能可以将智能手机上的APP应用程序,如地图、音乐、短信等功能在中控屏上显示,并实现操作。
作为2016年SUV市场备受关注的重磅新车,全新一代Tiguan凭借引领趋势的动感外观、独一无二的驾驶性能、超越同级的智慧科技与高效快捷的互联科技,在德国制造和原装进口品质的加持下,必将刷新众多消费者对城市SUV的衡量标准,开创全新的城市SUV新世代。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