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华融置业19亿公司债获放行 难逆房企涌入银行间找钱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1-24 21:40

    与在交易所发债呈现趋冷之势相比,不少上市房企开始密集转向银行间债市找钱。

    每经编辑 杜冉乐    

    每经记者 杜冉乐

    眼下,房企融资再生变?11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交所获悉,一家名为华融置业的房企申报的19亿元小公募债此前1天获得该所审核通过。

    两个月前,坊间频传房企发行公司债被收紧的消息,最近还传言该通道或被暂停,像上交所在10月底已明确下文对房地产等行业发债划定红线。

    华融置业申请公司债被放行,这是否意味着房企能继续借此通道找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该房企最近两年存货剧增,债务率高企,唯一出资人为国有四大AMC巨头之一的中国华融。

    沪深交易所目前仍挂着如保利、荣盛等房企已受理或反馈状态的公司债申请,这些房企似乎已等不急了,集体涌入银行间债市等。

    华融置业是一个特例?

    上交所信息显示,华融置业拟募资19亿元小公募债的申请可谓一波三折,今年5月初向该所递交发债申请,经历了3次反馈意见阶段,反馈意见稿最新截至8月中旬。

    8月中旬至今,华融置业又苦等3个月,这期间房企在交易所发债融资环境并不平静,从相对宽松到开始微妙转向趋紧。

    华龙证券一位负责债券业务的李姓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时候能获得交易所审核通过确实不容易。该房企不同于一般房企,是中国华融的不良资产处置平台,与监管层收紧房企发债意在打压土地市场过热有些不同。

    10月底,上交所明确发文规定楼市调控期间在重点调控的热点城市存在竞拍高价地、哄抬地价等行为的房企将被禁止发行公司债。

    华融置业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房企?据悉,该房企注册资本8.5亿元,唯一股东为中国华融,涉及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一级开发及地产金融业务。

    此外,华融置业的战略野心是通过“‘存量+增量’不良资产盘活、房地产金融投资、小城镇开发、房地产基金”四大业务模式,力争5年内总资产达到400亿元,进入行业前100强,成为中国华融重要房地产战略平台和利润中心。

    华融置业发债说明书透露,截至2015年底,土地储备148.7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60.86万平方米。该房企资产负债率高达91.63%,剔除房屋预售及租赁款后仍达81.08%

    上述房企2015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57.55 亿元,其对外解释说主要是最近3年地产和资本投资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营运资金大幅投入,当前14个在建拟建项目预计需要投入289.21亿元,其中未来3年预计投资135.86亿元。

    就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这4AMC而言,目前已上市且较活跃的房地产平台仅有信达地产,除了中国华融旗下有华融置业之外,中国长城旗下有长城国富置业,中国东方旗下有东方藏山。

    更多房企涌入银行间

    记者注意到,保利地产申请在上交所发行150亿元小公募债处于已受理阶段,更新日期显示为1026日,绿城、大连万达在上交所的发债申请与保利类似,但更新日前较为滞后。1124日,融创在上交所申请发行100亿元私募债处于已反馈阶段。

    在深交所发债平台上,1124日,碧桂园50亿元私募债正处于已接收反馈意见状态。11月份以来,如招商蛇口、中航地产、荣盛发展、中洲控股、中铁置业等房企发债申请进度与前述碧桂园较为类似,而财信发展、汕头花园集团已主动终止发债。

    以财信发展为例,其6亿元小公募债终止时间为1122日,但查阅该上市房企公告,记者并未看到相关内容。

    像泰禾集团1021日虽获得深交所发债60亿元的批文申请,但至今未披露相关公司债发行计划,最近该房企却在北京金交所尝试债权融资及与中信信托合作发行信托融资计划及披露了其拟在银行间发债的公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致电该房企董秘洪再春,但其公开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与在交易所发债呈现趋冷之势相比,不少上市房企开始密集转向银行间债市找钱。

    10月初,富力地产对外抛出了拟在中国银行间发债400亿元,作为典型的内房股之一,此前融资路径先是境外发债,今年转向境内交易所密集发债,前述400亿元发债计划也刚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18日,保利地产对外披露其2016年第一期30亿元中票发行结果,年利率3.28%。从公告来看,这实为其接续了2014年底获准在中国银行间注册发债150亿元规模的剩余额度。

    记者注意到,华夏幸福自1116日以来披露多种可融资工具,比如向兴业财富申请30亿元永续债,拟在银行间发行39亿元中票及60亿元短融券。

    平安系一位长期关注房地产金融的庄姓资深人士表示,随着当前房地产调控加剧,房企融资不再像过去一年半载特别宽松,但国内金融分业监管下总有多种融资方式,只是成本高与低的问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他们从早忙到晚,只为明天这件大事!

    下一篇

    中国基金业高峰论坛--对鹏华基金副总裁高阳的采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