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矛盾的现状是,药品零差率似乎动了药企、医院双方的利益蛋糕。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陈白平亦和《每日经济新闻》坦言,零差率对于药企来说,是一个长期性的利益博弈、平衡过程。
每经记者 赵天宇
在医改进入攻坚期的当下,医院和药企对待药品零差率,似乎仍需寻找一个利益平衡点。
“去年11月我们开始做药品零差率,到现在正好一年。去年我们医院收入45亿元,今年相差了3亿元,政府补偿了500万元。”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虹,在近日召开的2016中国医院大会上说,在药品销售这部分,“收入单元变为成本单元”。
类似的情况对很多试点药品零差率的医院来说,称得上是普遍现象。医院在收入上“挣扎”,药企也同样面临着利益的纠结。
目前医院在药品销售上占据80%的份额。11月23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在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制药企业如何持续制胜?》报告,指出未来10年医院仍将是药品的重要销售渠道。不过预计到2021年,由于零差率,以及更为严格的药占比控制,医院的药品销售份额会下降5%-8%。这意味着药企通过医院的销售额将减少,多元销售渠道的拓展有了更广泛的可能性。
不过,一个看似矛盾的现状是,药品零差率似乎动了药企、医院双方的利益蛋糕。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陈白平亦和《每日经济新闻》坦言,零差率对于药企来说,是一个长期性的利益博弈、平衡过程。
零差率试点医院:“日子越来越艰难”
药品零差率,就是医院按进价来销售药品,不再加价。在此之前,药品销售进入终端医疗机构后,医疗机构可以再加价15%销售给患者,获得利润。
按照广东省的政策,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部分,80%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10%由财政补偿,10%由医院自己承担。“按这个政策补贴下来的话,我们测算了一下,大概能补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医院自己消化。”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徐力新对记者表示,零差率对医院收入有明显影响,这在试点的各大医院属于普遍现象。
“我们还活着,但日子越来越艰难。”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虹说。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已经做了十年,王虹坦言,“我们之所以还能活下来,是因为我们精打细算,把成本降到最低,员工们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在医院的利益蛋糕被触碰的同时,由于医院仍是药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因此随着零差率以及对药占比的控制,药企在医院的销售也下降,这意味着药企的利益同样受到了影响。
“我们预测到2021年,医院的药品销售份额会下降5%-8%。”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 ,通过财政补贴和更高的医疗服务收费来取代药品销售收入的方式,目前局面尚未完全改变,但长期而言这种变化将逐步发生。
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主席、全球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黄培杰对药品零差率的出发点持肯定态度。“零加价政策的初衷是减少处方,因为之前大家抱怨医院过度处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身是成功的。”
黄培杰认为,在零差率的背景下,医院希望保住自己的收入不要下降,未来几年政策上或需要作出一点让步。他指出,目前医院的医疗服务这部分的收入仍然比例偏低,未来仍需要做出平衡各方利益的工作,例如提高医院服务的收费和占比。
药企:将面临艰难利益博弈过程
“未来的药品市场将逐渐从现在的以医院为中心的体系,转向更加‘去中心化’的模式。”药品销售在未来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波士顿咨询的报告中,这一内容被反复提及。该机构分析认为,在未来5至10年,医院的药品销售份额将逐步下降,但仍居首位;慢病处方药销售在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房的占比将增长。
但是,眼下医院和药企双方在零差率上的利益悖论应该如何获解?
“推行零差价的医院,并不意味着医院从药品销售层面一点收入都得不到。” 陈白平解释说,例如,按照医药分家的思路,一定要把药品销售的贡献从医院里取消,但其实在推行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这种做法并非能够完全实现,因此一些药品谈判的策略结合起来,或许能够帮助药企和医院保障自己的利益。
陈白平认为,如果药品谈判更多的采取药价折扣与采购量”挂钩“的方式,或许可促进医院保障一定的药品用量。“但对于药企来说,这肯定是很长的过程”,陈白平表示,各省的药价谈判,药品的价格在发生变化,因此从药企的角度来说,保证自己的药品价格维持在一个平均的水平,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利益博弈的过程。
波士顿咨询在报告中认为,未来10年中,由于份额和体量的优势,加之多数医院还是大客户,医院仍是药品的重要销售渠道,但进入医院的药品要面临不断变化的招标和谈判流程,或带来利润压力。“在过渡阶段中,我们预计医联体和医院集团采购组织的影响力将会大幅提升。到2017年,这些组织的采购可能占据医院药品销售的20%左右,后期仍会上升。”
这意味着依赖医院渠道销售的制药企业将减少,同时或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地。波士顿咨询认为,这一阶段对制药企业来说,“挑战尤其艰巨”,因为一方面药价下滑,利润受到挤压;另一方面制药企业仍需对医院进行销售覆盖来保持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