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参与此次定增的认购对象,除了中国武夷第一大股东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之外,闽系房企泰禾集团旗下泰禾金控也参与进来。前者以现金11.55亿元认购7104万股,泰禾金控以现金大约2.89亿元认购1776万股。
每经编辑|马玮炜
每经实习记者 马玮炜
即便是再融资有收紧之势,11月21日,中国武夷(000797,SZ)依然对外抛出了一个涉及14.4亿元募资额的定增预案。
该定增募资将用于中国武夷房地产主业相关业务,分别为肯尼亚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基地及配套仓储式建材超市项目以及蒙巴萨郑和世贸中心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参与此次定增的认购对象,除了中国武夷第一大股东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之外,闽系房企泰禾集团旗下泰禾金控也参与进来。前者以现金11.55亿元认购7104万股,泰禾金控以现金大约2.89亿元认购1776万股。
去年以来,多家上市房企频涉金控平台,但从金控平台构架而言,并非去输血自家的房地产业务,多为获取金融红利,而泰禾金控战略入股中国武夷,又是出于何种目的?
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武夷成立于1992年1月,主营业务为国际工程承包与房地产开发。其控股股东为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持股32.31%,实际控制人为福建省国资委。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中国武夷资产总额111.54亿元,负债总额90.3亿元,净资产21.24亿元。
对于为何以公司净资产的一半多来参与此次定增,中国武夷解释称,一方面,肯尼亚的建筑业市场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肯尼亚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促使中产阶级人群持续扩大消费需求,肯尼亚民众也越来越青睐购物中心等消费场所,公司对于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武夷定增意在推进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落实,进一步优化公司收入结构等。
对于泰禾金控参与此次定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泰禾集团董秘办,对方表示关于定增的细节和目的,一切以公告为准。
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虽然公告提示此次定增不确定性很大,能否获批也是未知数,但是泰禾金控平台此次动作一不为项目“输血”,二不纯粹做金融,而是在尝试新的“玩法”,去优化资产配置,找更为看好的项目投资,是一个值得探究其缘由的做法。
这些动作的由头还要从“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说起。所谓“资产配置荒”,就是所有投资都只有微利甚至无利,造成资金无处投,要么在银行体系内空转,从而在短期内推高M1增速;要么全都流向房地产等领域,除了吹大资产泡沫外,实体领域根本没有人愿意投资。
根据此前媒体的相关报道,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表示,未来几年,任何固定收益类资产给予投资者的回报可能最多在6%左右,大部分固定收益类资产回报率甚至达不到5%,只有私募股权(PE)与新兴市场股票还可能获得6%以上的收益。
另一方面,再融资的收紧,使得可选标的减少,更加剧了收益空间窄化的现实。
根据中国投资资讯网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期,80家A股和H股上市房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8.2%,毛利上升了21.6%,净利润增速为9.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幅8.3%;2015年中期上述指标则依次为13.8%、8.1%和13.8%和8.2%。
虽然利润的增幅要远低于业绩的增幅,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房地产业利润仍较为可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泰禾金控此次抛开金控平台的”本职功能”,却依旧尝试抢筹地产股,来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了。
对于这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持肯定态度。他认为,泰禾是目前中型房企中金融创新做的较好的企业,此类尝试在实现股权投资的优化方面是值得鼓励的,另外,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其对于中国房地产以及相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的考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