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互金行业并购频现 科技公司、支付牌照受青睐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1-08 00:41

    监管趋严下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人选择退出,亦有人选择逆势扩张。金融科技正越来越受青睐。一直火热的第三方支付领域也迎来了更多入局者。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肖乐    

    ◎每经记者 肖乐

    监管趋严下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人选择退出,亦有人选择逆势扩张。

    近日,中国信贷宣布拟以8亿元收购Leyu Limited 48%股权,发力消费金融领域;华泰证券完成收购美国金融科技公司AssetMark;华信资本拟14亿元收购大智慧财汇。金融科技正越来越受青睐。

    一直火热的第三方支付领域也迎来了更多入局者。9月,新力金融宣布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海科融通100%股份,拓展第三方支付相关业务,海科融通100%股份作价23.29亿元;用友网络10月21日公告宣布,拟以1.96亿元的价格收购畅捷通支付55.82%的股权,并拟以1亿元向畅捷通支付增资,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更进一步。

    金融科技成风口

    10月31日,中国信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8亿元收购Leyu Limited 48%股权,掌众金融为Leyu 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掌众金融是一家定位于消费金融的金融科技公司。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券商也在大手笔加码金融科技领域。11月2日,华泰证券宣布完成对AssetMark美国第三大TAMP(统包资产管理项目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的收购,最终交易对价为7.68亿美元。

    无独有偶,华信证券近日也“高调”布局金融科技领域。10月29日,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全资子公司上海大智慧财汇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智慧财汇)70%股权作价14亿元转让给华信资本,华信资本是华信证券全资子公司。

    据了解,大智慧财汇成立于2002年12月,业务领域主要是提供金融数据库服务、金融数据解决方案、金融数据云服务、证券风险预警系统、投资预警数据库系统。

    金融科技被认为是时下金融业的“风口”。央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伍旭川近日表示,金融科技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具体到中国,金融科技主要包括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网贷、智能金融理财服务以及区块链,未来发展比较快的可能涉及4个方面:即大数据和互联网征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量身定做产品的科技保险;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和智能投顾。

    支付牌照更稀缺

    央行自2011年以来陆续发放支付牌照270张,自去年3月至今未再发放过支付牌照。而今年8月央行宣布不再批设支付机构后,现有的支付牌照便更加稀缺。同时由于支付牌照被禁止买卖,企业只能通过收购原持牌,进军支付领域。

    尽管牌照价格水涨船高,支付领域的吸引力却一直未减。今年以来,海立美达30亿元收购联动优势,美团点评收购钱袋宝,唯品会收购浙江贝付,第三方支付牌照争夺热度始终不减。中国支付网首席顾问徐雨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支付业务是基础,能够打通企业的各个业务板块,因此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目前,支付市场还是有足够的容量,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细分领域,针对每个细分领域能够形成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公司业务。”

    9月,新力金融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海科融通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海科融通100%股份整体作价23.79亿元。新力金融表示,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增加第三方支付相关业务。

    据了解,海科融通于2011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拥有全国范围内经营银行卡收单业务的从业资质。《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153家收单机构共处理收单业务562.84亿笔,金额50.4万亿元,其中海科融通2015年收单业务交易金额共计1084.33亿元,占比0.22%。

    用友网络10月2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96亿元的价格收购畅捷通支付股东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畅捷通支付55.82%的股权,并拟以1亿元向畅捷通支付增资。上述股权收购和增资后,公司持有畅捷通支付85%的股权。用友网络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有利于公司在企业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取得突破,同时巩固公司企业客户市场,提高企业客户的粘性。

    徐雨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牌照的稀缺性来看,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估值是合理的。对于未来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并购趋势,徐雨文表示,“现在已经并购得差不多了,很多需要牌照的企业通过合作或者收购获取了牌照资源;另一些企业则在观望,对于他们的业务来说,牌照值不值那么多钱。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政策不确定性,支付牌照申请放开也是有可能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上海人寿前三季亏8.56亿元 未来将发力健康险

    下一篇

    10个涨停入账10万!年内最赚钱新股今日申购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