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步长制药IPO蓄势待发 成功打造国内中医药雄狮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1-02 01:10

      从上古神农遍尝百草至今,中医药已延续了5000余年。但在西药的冲击与挤压下,身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中医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如今,一家来自山东的民营企业,欲借资本之力寻求突围。7月13日,证监会网站披露,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长制药)首发申请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这家心脑血管领域的知名药企,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年销售收入过亿品种10个、过五千万品种17个,收录《国家医保目录》品种近160种,收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50余种,在研品种近180个。

    “我们要做中药行业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推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挥带头作用,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表示。

    赵涛的豪言距离壮举并不遥远。今年初,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从政策上推动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确立了中医药的复兴战略。

    《纲要》列出了量化指标:到2020年,我国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一直以来,质量标准缺失、专利意识淡薄、科技研发滞后等问题困扰着我国中药产业。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纲要》对我国中药产业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成为众多中药企业提升产品产能、丰富产品链条、加大药品研发的重要途径,步长制药显然不愿错过机会。

    而今,在赵涛及其治下步长制药的理念中,当年那个靠一枚“神针”名动江湖的年轻中医,正欲抱着“悬壶济世、经纶天下”的信念行医和经商。

    颇为鲜明的是,赵涛欲将4.0工业文明、布局基地整合产业链、资本运作等新思维,注入到传统的中药制药领域,探索出一条中药企业如何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

    重金用于研发

    中医世家的渊源,让赵步长、赵涛父子在新药研究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比如,在研发脑心通上,赵步长就耗尽半辈子心血。

    为了寻找突破心脑血管阻碍的虫类药引,他冒着生命危险,遍尝了蝎子等许多有毒的虫类药物,最终经过上万例患者的服用,才确认脑心通问世。

    这种艰辛和付出不是谁都能承受的。就连拜耳、辉瑞这样的国际制药巨头,其新药从研发到一般上市也需要8到10年的时间,研发费用更是天文数字,而且随时面临失败的风险。因此,很多企业不愿冒这个风险,怕投入打了“水漂”。

    一个药企的成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研发出能够治疗疾病的药品。而相比国际制药巨头,中医药在研发资金方面,显然比较吃紧。

    不过,步长制药每年将销售收入约3%的资金用于科研和新品开发,用独家专利药占领市场,也在无形中为自己树立了高企的门槛。

    继脑心通一炮打响后,稳心颗粒和丹红注射液两个独家专利药产品也一路高歌猛进,形成了其在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的三大明星产品。

    步长制药今年9月份的招股书显示,这三款独家专利药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88.17亿元,为步长贡献了四分之三以上的营收和毛利。

    目前,步长制药已经形成由约60个独家专利药品构成的“钻石产品群”,是拥有中成药专利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这种主打独家专利药的产品思路,又让步长制药获得了政策和市场红利。

    此外,国家有关方面曾先后发布过独家品种、中药保护品种目录,进入目录的品种在招标采购中拥有单独定价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化学药品招标采购降价的情况下,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却能独享“蓝海”,在销售和利润方面实现连年增长。

    如今,步长制药建立了多个医药科研机构,成立了新药研究、中试、检测基地,产品储备已达上百个品种。

    2012年,步长制药国家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成,拥有两个国家级平台、三个省级研究中心、两个企业研发平台,开展了60家三甲医院参与、2400例符合国际标准的稳心颗粒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以及丹红注射液3万例安全性评价。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步长制药及其子公司共拥有306份药品批件,其中近160种药品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

    借用时下流行的概念,步长制药的产品可以和回归产品本质、匠人精神等一脉相承。赵涛的解读或许更为深刻。

    从大处讲,独家专利药是药企立业之本,而从整个产业的角度来讲,专利是最利于中药发展的产权保护方式,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中药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工具。

    从小处讲,“我是一个医生,必须造最好的药”。步长制药在药品原材料成本上涨最厉害的时候,也坚持用最好的药材保证疗效。

    在赵涛看来,“利润少一点没关系,可以扩大销量来弥补。”事实上,社会最终也会善待有信誉的企业,善待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即所谓“厚德载物”。

    借力资本市场

    时间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2003年8月,《商界》杂志采访赵步长。彼时,步长制药已在中国医药市场叱咤风云10年,“步长脑心通”当年销售额已达6亿元。

    如今,年近80的赵步长,已经退居二线,但他还是常年开着房车巡视一线市场;作为董事长的赵涛,则带领步长制药取得2015年营收超过116.5亿元的成绩。

    一般中药企业做到几十亿元的营业收入已经难得,这个时候战略上多变得相对保守。但从步长制药发家开始,身为掌舵者的赵涛,并不这么看。

    顶着“名医”头衔的赵涛认为,近二三十年是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时机,如果不抓住战略机遇加速向前,企业就只能待在原来的“一亩三分地”中。

    事实上,在陕西创业的步长制药,早已把主战场搬到了千里之外的山东。2001年,步长制药兼并山东菏泽恩奇制药厂,开始了到山东发展的历程。

    早在2011年,《大众日报》在文章中引用赵涛的表述称:目前山东的生产规模和利税总量是陕西的4倍。步长制药的5个单产品过亿的项目,有4个在山东。

    此后,这家中医药航母的规模继续壮大,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步长制药年销售收入过亿品种10个、过五千万品种17个。

    在这个过程中,步长制药采取了“收购+上市”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边抢占新药研发制高点,丰富产品链条;一边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整合行业资源,提升产品产能。

    在研发端,赵涛采取了“自主研发和联合开发并重”的思路,通过收购拥有独家专利药品的企业来丰富产品线。

    步长制药相继收购了山东丹红制药、保定天浩制药等十多家药企的控股权。除了已上市的约60个独家专利药品,步长制药目前还有近180项在研产品,覆盖心脑血管、妇科、糖尿病、恶性肿瘤、消化和呼吸系统等大病种治疗领域。

    目前看来,步长制药的多项收购是成功的,收购价格较低,且业绩不错。公司上市之前的大规模收购不仅节省时间,还降低了成本。

    由此,步长制药形成了中药为主线、高端化药为右翼、生物技术药为左翼、高科技含量产品为尾翼的鹰状新产品布局。并形成“上市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的良性循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断注入产品动力。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三大医药消费市场,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取代日本成为第二大市场。而中医药长期规划的出台,无疑为中医药企业开辟出了新一片“蓝海”。

    2016年初,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规划升级至国家战略。《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现在中药占药品工业产值24%左右,去年药品工业总产值约为2.6万亿元。中药产业要实现30%的占比,就意味着要保持更高的增长,每年增速接近20%。

    “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中华文明的魅力重新绽放,我们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开发出更多现代化的独家中药专利品种,努力成为全球植物药的代表企业。”步长制药有关人士表示。

    事实上,对冲击IPO的企业来说,资本市场无疑是让他们做大做强的坚实后盾。步长药业当然不愿放过这样一个机会。

    机构看好发展潜力

    今年7月25日,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了工信部2015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十二位。

    近日,证监会网站披露,步长制药IPO首发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准通过。这一切都意味着步长制药距离正式上市越来越近。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民营中医药巨头,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家族企业。幸运的是,虽然沿袭着家族的传承,但这家企业在治理上的家族印记并不明显。

    从上市主体来看,步长制药IPO后将由步长(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创始人赵步长的长子、现任步长集团董事长赵涛担任。

    步长制药一步步做成本土深具影响力的“药企巨人”,自己也积累了大量社会名誉与经济财富。作为借力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步长制药不断优化着企业的股权结构。

    如今,步长制药背后的PE阵容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在上市之前进行多次股权转让,引进了国内外诸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股东数量达49家。

    随着逐步引入外部投资人、优化股权结构,IPO前赵涛间接持有公司股权已经稀释为55%左右,预计IPO后持股比例将进一步降至49.8%左右(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在一位券商人士看来,资本对于医药行业的投资本身就比较谨慎,除综合运营能力外,更关注其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众多PE参股,足见他们对步长制药是多么看好。

    把住传承命门

    不过,这家中医药巨头的上市意义远非如此。“名医”出身的赵涛,如今早已角色众多,但在他的记忆深处,有一个细节,他应该永远不会忘记。

    28年前的一个夏天,一张不算精美的明信片从西安医科大学寄往咸阳市职工医院家属楼,明信片上手绘着一幅代表针灸的草图,旁边是一行遒劲的字迹:“总有一天,全世界会记住它。”

    这封明信片是即将大学毕业的赵涛寄给父亲赵步长的,他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中医走向世界的愿景。

    回想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赵涛感慨万分,“我们为什么要传承?因为企业是品牌,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就跟人为什么要传宗接代一样,人人都想把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牌子、自己的记号传下去。”

    在步长制药的发展史上,脑心通的研发成功可以说是让步长制药一战成名。而赵涛所要传承的精髓,无疑就是深入挖掘祖国中医药文化。

    然而,即便作为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西药在“临床+实验”的标准下,中医药产业也不得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

    不过,即便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步长制药的创始人赵步长,曾经在全国两会上誓言“中医药产业发展之路很艰难,但再难也要往前走。”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就表示,“我们希望,传统中医药能够得到国家政策扶持,以国家战略推动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传承也得到了高层的重视。就在今年初,中央领导视察江西时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而赵超的愿望在2016年初得以实现。今年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并设置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之后,中医药发展规划正式出台。8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印发《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旨在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

    在这个中医药“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国内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有券商人士指出,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中医药产业迎来“刚需+政策”双重利好,同时在新的技术驱动下,中医药创新、传承都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不过,创新、传承却要找准突破口。在谈及当前中医药产业时,南方某省工信委医药部门负责人直言,“我们不缺工厂,缺的是创新氛围、创新元素和创新体系。”

    对此,步长制药也早已布局。比如,“十三五”期间,步长制药将以陕西步长高新制药为核心,在西安高新区建立创新产品研发孵化基地,研究、孵化新技术、新产品。

    文/尹力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道达投资手记:数据与年线共振 主力资金还是“怂”

    下一篇

    联创互联前三大股东集体减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