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一带一路”未来的关键因素是拓展金融支持手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26 00:33

    能否不断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参与并扩展金融支持手段,仍是“一带一路”前进路上的挑战。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图: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

    ◎每经记者 谢振宇

    昨日,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在2016中国(成都)“一带一路”资本创新论坛上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一带一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但‘一带一路’能否继续吸引国际金融机构的参与,并不断拓展金融支持手段是其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发挥亚投行核心作用

    在霍建国看来,“一带一路”3年来,获得的金融支持不断提升:2015年12月亚投行正式成立,并逐步承担项目投入;丝路基金亦在去年宣布3单项目投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即将开展运作……各类金融手段与金融参与力度正步步向前。但霍建国同时提到,能否不断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参与并扩展金融支持手段,仍是“一带一路”前进路上的挑战。

    霍建国提出,“吸引国际金融机构首先要充分发挥亚投行的核心作用”。作为由中国提出筹建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需要积极完成示范性项目,以调动其他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用它们的参与为中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资本支持,并推动中长期项目持续前进。

    “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参与也是分担自身风险的需要。”霍建国在会上说,“亚投行与国际对接,共同进行融资贷款的协议,其意义不仅在于带来100亿、500亿的现金,而在于用这个机制进行全球融资或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贷款。”

    需不断扩展金融支持手段

    霍建国在发言中提到,“不断扩展金融支持手段亦是‘一带一路’应对挑战的重要策略。”霍建国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承,由于目前作为主权投资基金的丝路基金支撑功能较弱,人民币专项债券仍在探索中,“要形成完善的金融资本支撑力尚需时日”。

    除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之外,金融服务在“一带一路”中承担的角色也亟须调整。霍建国指出,“过去金融业主要偕同中国企业走出去,现在金融资本更要注重引进来的问题,逐步打通双向通道。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如何‘引进来’显得尤其重要。”

    (实习生陈星对本文有贡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伊利定增方案公布 阳光保险态度未明

    下一篇

    成都的机会真的来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