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独家专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一带一路”让成都华丽转身为国际门户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26 00:33

    阮宗泽指出,“一带一路”对成都的启示,首先是观念转变,过去有“盆地意识、蜀道难”的认识,但“一带一路”的推进,让过去的内陆城市,立马华丽转身为开放创新、发展的国际门户。如今,成都已是向西门户。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

    ♦ 阮宗泽认为,成都需要改变观念,且不断强化开放,“成都大有可为。”他认为,成都完全具备成为一个连通欧亚大陆桥的国际通道和门户。因为成都已具备航空、陆路等交通优势,目前如天府新机场这些互联互通的项目建设会让成都展现它的国际化,成都扩大开放是天赐良机。

    ◎每经记者 谢振宇

    “现在全球形势有点乱,常有‘黑天鹅’出现,如英国脱欧等,需要更多机制来应对越来越突出的全球问题,国际社会对中国有更多的期待。”10月25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在成都召开的2016中国(成都)“一带一路”资本创新论坛作演讲时说,“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方案。

    此前,阮宗泽曾对外指出,“一带一路”一方面为中国自身进一步改革提供一种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有效新路径。

    去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迈上新台阶,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大幅攀升。昨日,阮宗泽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走出去”也是中国国际化的一个表现,“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将影响周边地区,过去几年,有了国家的顶层设计,今后,需要靠企业、市场、资本,其中,一项重要的推动力将是资本。

    采访中,阮宗泽还对成都如何走好“一带一路”给出了他的一些建议。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新方案”

    祖籍四川的阮宗泽,再次回到成都,出席2016中国(成都)“一带一路”资本创新论坛,他的主题演讲内容从国际形势谈到了国家开放战略,再到成都机遇。

    “提到‘一带一路’首先要有全球眼光。”作为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阮宗泽指出,当前世界形势较为复杂,常出现如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但他亦指出,相较国际形势的“乱”,中国很淡定,且正着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而该战略的推进,正影响着世界。

    随后,阮宗泽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新方案”。他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国际社会期待看到中国的解决方案,“中国不能缺席!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要提出这么多的倡议,其中,我认为,‘一带一路’在这些倡议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他认为,三年来,“一带一路”从无到有,渐入佳境,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相通等方面都成效显著。

    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也可一定程度反映这一情况。今年9月,商务部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迈向新的台阶,实现连续13年快速增长,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首次位列世界第二,投资流量超过同期吸引外资规模,实现资本净输出。

    阮宗泽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也谈到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他表示,如今,全球已进入历史性的大的互联互通浪潮中,这就需要中国愈加开放,更大的开放、更深度的开放。

    “走出去也是中国国际化的一个表现,将影响周边地区,本着国际合作共赢、共享、共商的态度。”他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此前三年是国家做相应顶层设计,今后将要靠企业、市场以及资本,其中,“今后重要的推动力是资本。”

    实际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扎实推进,我国对相关国家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占当年流量总额的13%,达189.3亿美元,同比增长38.6%,是全球投资增幅的2倍。

    “成都是西部明珠,要集聚周围城市群”

    对四川,阮宗泽不吝赞美词汇。在他看来,如今,“一带一路”战略下,也将颠覆外界过去的一些认识。

    宗泽指出,“一带一路”对成都的启示,首先是观念转变,过去有“盆地意识、蜀道难”的认识,但“一带一路”的推进,让过去的内陆城市,立马华丽转身为开放创新、发展的国际门户。如今,成都已是向西门户。

    而成都已提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门户城市。

    阮宗泽认为,成都需要改变观念,且不断强化开放,“成都大有可为。”他认为,成都完全具备成为一个连通欧亚大陆桥的国际通道和门户。因为成都已具备航空、陆路等交通优势,目前如天府新机场这些互联互通的项目建设会让成都展现它的国际化,成都扩大开放是天赐良机。

    成都如何更好地走好“一带一路”?阮宗泽建议,成都可举办更多国际性的大型会议,这可以量化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同时,成都要成为文创中心,因为这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要求。

    目前,成都正加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全方位开放,提升在全球城市格局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对国家最新定位成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阮宗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国家赋予成都的新的责任,国家希望成都带动西部的发展。他还建议,“作为西部明珠,成都要把周围的城市群集散起来,辐射带动,最终作为对欧的中心。”

    我认为成都完全具备成为一个连通欧亚大陆桥的国际通道和门户。中欧班列开通,空港建设,还有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这些让成都展现出国际性,而国家中心城市不仅是中国的中心城市,也要成为世界的中心城市,“蓉欧+”这样的模式是成都扩大开放的天赐良机。

    成都要多举办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成为一个国际会议的举办之都。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它是一个标尺,我认为成都有很好的天时地利人和来吸引更多的国际会议。我注意到不久前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成都召开,这就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国际会议。

    成都要有自己的情怀。就是成都要成为文创中心,其实这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要求。不仅要做得好,还要传播得好,一定要讲好成都的故事,讲好成都在创新、改革、发展中的故事,在国家“一带一路”这样一种战略下,成都有什么故事可以讲,那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文创,而且现在既是资本的时代,也是媒体的时代,所以成都还应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性媒体,这样把成都的传播进一步放大。

    成都还要有胸怀。因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实际上赋予了成都一个责任,要带动周边的城市群发展,所以成都要有这种兼济天下的情怀。特别要认真领会“一带一路”最核心的共商、共建、享,要和周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钢煤去产能年度任务完成80% 保供应举措下电厂港口存煤双升

    下一篇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孔泾源:“向西开放”是必然选择 西部应抓住历史机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