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央行公布最新数据显示,9月末外汇占款环比下降3375亿元,至22.91万亿元,为连续第11个月下滑,并创2016年1月来最大降幅。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施娜
◎每经记者 施娜
10月18日,央行公布最新数据显示,9月末外汇占款环比下降3375亿元,至22.91万亿元,为连续第11个月下滑,并创2016年1月来最大降幅。
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增强,很多人担心人民币汇率会持续贬值。
对此,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美联储加息预期使持有美元的现象增加较多,人民币贬值空间也还会继续放大。但人民币贬值不会无底线,仍然是可控的。
谭雅玲还称,“人们的行为方式、情绪,同样给汇率也带来较大影响,是社会民众的选择和行为在干预汇率。实际上,货币贬值对实体经济有好处,问题在于大家关注的重心不在实体而在金融上。货币贬值是好事,但很多人把它看成坏事。”
而对于外汇占款走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年底前外汇占款可能继续减少。
两大原因致外汇占款下降
对于外汇占款下降,10月18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9月份外汇占款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由于国庆长假出境游需求旺盛,导致9月份购汇需求阶段性增加,央行向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外汇流动性支持;其二,这也与央行为支持“走出去”战略,向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相关外汇资金安排有关。
而对于“人民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的说法,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人民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的说法解释不通,因为9月份人民币的汇率还是比较平稳的。
在连平看来,9月外汇占款创今年以来最大跌幅有多种原因:假期出境游需求旺盛,季节性因素带来购汇需求阶段性增加;在贬值压力及预期下购汇需求进一步放大,结汇观望情绪增加;监管层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为支持“走出去”战略,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外汇资金。
在外汇占款持续下降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央行主要采取逆回购和MLF等政策工具组合释放流动性。
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艳曾表示,由于降准释放的信号效果较强,容易加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同时,为更好地补充中长期流动性,央行集中开展了6个月和1年期的MLF。
谭雅玲亦表示,外汇占款的下降,央行的操作难度会增加。现在用短期和中期组合的方式调整,外界在对市场的判断上,误区和盲点会比较大,可能期待降息降准的呼声会更多一点。
“用短期工具去应对长期的结构性调整不可取。结构调整在先,货币工具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若没有结构性调整,只有货币工具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大结构性调整的困难。”谭雅玲说。
专家:贬值不会无底线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7008,突破6.70关口,创“8.11”汇改以来新低,这标志着持续3个月的所谓6.70的“铁底”打开,人民币波动区间迈入新阶段。
10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度下调222基点,报6.7379元,继续刷新6年多以来低位;10月18日,中间价报6.730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调76个基点。
对于市场对人民币将持续贬值的担忧,谭雅玲表示,人民币汇率应该和经济的基本面相关。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已经不支持货币继续升值了。其中,外贸和制造业这两个方面是最典型的代表。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9月出口同比下降10%,出口降幅为7个月来最大;进口同比下降1.9%。
“从外贸的角度,和现在的‘金融热’有很大关系。因为外贸企业发展不景气,可能更多的人愿意做金融,但做金融又不是很专业。这对外贸实业的影响比较大”。谭雅玲说,“现在的贬值一点都不奇怪,我们的经济基本面不如过去,货币肯定要回调。这种回调对经济本身是有好处的。现在的问题是,大家的关注的重心不是在实体上,而是在金融上,以致于货币贬值变成了负效应。”
至于未来的贬值空间,刘东亮表示,考虑到四季度美联储大概率会加息,美元强势还会继续,年底之前人民币会偏弱。但最近的贬值,股市等各方面都是比较平稳的,市场对于汇率的波动已经逐渐适应了。虽不能说完全适应,但与去年“8.11”汇改和今年年初相比,市场的敏感度已经下降很多。
谭雅玲则表示,贬值不会无底线,人民币的贬值是可控的。事实上,在主要的非美货币中,人民币的贬值幅度是最小的。央行会去管理汇率水平,现在经济在比较困难的时期,如果这时仍放纵货币,风险可能就会加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