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追赶“政策末班车”?韩国双龙汽车牵手陕汽建年产30万辆整车基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13 22:43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刚刚传出消息:“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李琦蕊    

    每经实习记者 李琦蕊

     

    据《陕西日报》消息,10月11日下午,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汽集团)与韩国双龙汽车成功签约,将在西安经开区成立合资公司。

    而就在3天前,在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刚刚传出消息,“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汽车行业资深咨询人士封士明直言,“这个合作就是为了赶政策的末班车。所以我觉得它的政治意义大于它的市场意义。”

    此外,双龙汽车并非首次与中国企业合作,上汽集团2004年跨国并购该公司却最终因此损失4亿美元的往事犹在眼前。

     

    一期项目年产15万辆整车

    10月11日下午,陕汽集团与韩国双龙汽车签约,将在西安经开区成立合资公司,这将是双龙汽车第一座海外生产基地。

    据已披露资料,双龙汽车与陕汽集团联合在西安经开区投资建设的年产30万辆整车生产项目,其中一期建设年产15万辆整车生产项目,产品定位为SUV、MPV、皮卡等。该项目一期预计2019年底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400亿元。

    对于上述生产规模,封士明认为:“现在一般(汽车生产项目)第一期都是10万到15万辆的规模。”但对新生的合作项目,这样的规模或无法完全利用。

    封士明还认为,陕汽集团在乘用车方面名气不算大,双龙也绝非一流国际厂商,他们都没有很强的资源用于互补。因此,一期建设年产15万辆整车生产项目的目标,可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规模,封士明认为“它的产能是利用不完的,肯定有空闲”。

    而对双方表示此后将积极规划布局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汽车一事。封士明则表示,“现在新能源市场有相对饱和的趋势。现在谈规划,实施的话起码到三年之后了,那个时候的市场谁都讲不清。”

     

    上汽曾因收购双龙损失4亿美元

    提起陕汽集团与双龙汽车的合作,不得不提此前上汽集团收购双龙汽车功败垂成一事。

    2004年,上汽以5亿美元价格收购双龙汽车48.92%股份,并最终增持双龙汽车股份至51.33%。这是国内车企第一次以控股身份兼并国外龙头汽车公司,当时诸多媒体称之为中国汽车业跨国经营的标志。

    然而好景不长,2009年初,双龙汽车因财务状况恶化申请破产获批,双龙集团韩籍高管朴永台和现代汽车前总经理李裕一成为双龙汽车新的接管人。这也意味着大股东上汽集团失去了对双龙汽车的控制权。

    据媒体公开报道称,这次功败垂成的收购,不仅令上汽集团损失4亿美金,还遭到双龙汽车工会“窃取核心技术”的抗议。

    事实上,上汽集团在控股双龙汽车时也曾造势销售双龙旗下汽车,但其销售也有限。

    “双龙汽车由品牌知名度不错的上汽集团销售时,尚销售不佳,现在陕汽集团和双龙汽车合作,肯定是打双龙的牌子,但是双龙在中国的知名度又有多少呢?”封士明表示,对双方合作的未来抱观望态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跌下发行老大宝座 博纳加码影院增强议价能力

    下一篇

    青海华鼎出售资产 坐收数千万收益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