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重庆百货遭遇合同诈骗?涉案金额已达5591.88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11 21:13

    10月10日晚间,重庆百货发布公告称,发现部分业务存在遭受民事侵权甚至刑事侵害而造成公司损失的情形,此事涉及金额至少达5591.88万元。

    每经编辑 刘晓雪    

    每经实习记者 刘晓雪

    10月10日晚间,重庆百货发布公告称,发现部分业务存在遭受民事侵权甚至刑事侵害而造成公司损失的情形,此事涉及金额至少达5591.88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14年重庆百货营收开始下降,当年其营业收入为301.4亿元,比上年减少3.94%,2015年同比下降0.20%,2016年上半年同比下降6.78%。零售行业专家、纵横资本合伙人陶文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事涉及金额较大,如果涉及金额无法追回将导致整个公司的成本上升,最终带来利润下降。

    此外,重庆百货2014年以来频繁发生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案件,此次又遇合同诈骗,这令投资者对其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提出了质疑。 

    营收将受影响

    经营状况不甚乐观的重庆百货,于昨日(10月11日)发布公告称,其下属全资子公司重庆商社信息科技公司在开展供应链业务中,部分采购货物出现公司未发出任何发货指令的情况下,供货商称已依据其发货指令完成了向第三方发货。经与部分供货商核实确认,各自收到对方签发的相关交易文件存在第三方伪造情形。

    重庆百货方面表示,该事件初步清理的涉案金额为5591.88万元,随着相关核实工作的深入,涉案金额可能存在增加的风险。

    公告称,重庆商社信息科技公司已于10月2日向重庆市警方报案,重庆市公安局已立案并展开侦查。

    重庆百货近年来经营一直面临下滑的尴尬,此次事件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次涉及金额较大,如果涉及金额无法追回将导致整个公司的成本上升,最终导致利润下降。”陶文盛表示。

    财报显示,2016年1-6月,重庆百货实现营业收入181.33亿元,同比下滑6.78%;实现利润总额4.65亿元,同比下滑8.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82亿元,同比下滑8.97%。

    面对经营压力,重庆百货也进行了经营结构调整,整合优化供应链寻求转型,在电器行业,先后设立了舒适家有限责任公司和商玛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组建、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切入金融领域;同时为避免电商的冲击,依托重庆为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城市等有利条件,建立了境外采购供应链。

    不过,上述调整取得的成效并不尽人意。2016年半年报显示,其百货业态、电器业态和汽贸业态营收分别同比减少5.5%、12.74%以及18.12%。 

    公司内控遭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对重庆百货而言,公司内控方面出现事故并非头一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重庆百货2014年以来发生过几次工作人员侵犯公司财产事件,分别为超市彭水店员工挪用资金案,万州商都员工侵犯公司财产案,大渡口商都员工侵犯商都财产案。其中,2015年8月的大渡口商都员工侵犯商都财产案中,员工挪用资金达243.63万元。

    当前重庆百货采取走法律程序,取证时间可能较长,审查程序将会持续半年多,陶文盛表示,但是这也说明公司存在内控问题,流程、授权等环节等也存在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则直言,此案件涉及金额太多,可能存在直接造假、内外勾结,甚至洗钱的情况存在。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上午致电重庆百货董秘办了解情况,但对方直言“不接受采访”。昨日下午,记者又来到重庆百货办公地欲进行采访,公司董秘办人士在得知记者身份后,将记者“请”出了办公室。

    引人关注的是,很多上市公司因监管不严导致丢钱的事情不断发生,就在同一天,万年青也披露称其子公司价值约1.76亿元人民币的银行承兑汇票去向不明,调查后公司财务部原部长肖福明涉嫌挪用资金,并且违规为第三方以应收账款质押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人民币提供虚假证明。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着详细的指引,但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严格去执行,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成都航空产业布局 剑指两千亿目标

    下一篇

    Galaxy Note 7全球停售 A股公司哪些将受影响?哪些又将受益?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