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寒冬的持续影响以及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母婴电商已经进入了下半场,行业格局初定。危机中孕育着机遇,母婴行业也需要沉下来思考如何应对行业待解决问题以及找到新的增长点。
每经编辑 夏冰
每经记者 夏冰
随着资本寒冬的持续影响以及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母婴电商已经进入了下半场,行业格局初定。危机中孕育着机遇,母婴行业也需要沉下来思考如何应对行业待解决问题以及找到新的增长点。
在10月11日在杭州举办的2016中国母婴峰会上,贝贝网创始人兼CEO张良伦就提出妈妈经济的概念,他表示,对于行业来讲不妨可以换个角度看母婴,十万亿"妈妈经济"将成就移动新战场。
"母婴人可以尝试去换一个角度看看,从母婴出发,是不是还有很多领域和机会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张良伦如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移动购物爆发新契机
作为一年一度的母婴人大聚会,2016中国母婴峰会吸引了包括品牌商、渠道商、创业者等超过1500位母婴行业从业人士参加,峰会围绕"妈妈经济共建中国母婴"的话题展开深度探讨。
"贝贝网提出妈妈经济的概念,是基于分众电商模式的进化,不仅仅电商,品牌商、渠道商、乃至跨境行业创业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思路,激发行业更好地发展。我们将整合资源为母婴行业创造价值,开放平台下的物流、信息、金融等各链条的升级就是在这个思路下推动的。"在张良伦看来,这是一个助力走出母婴历史困境的全新解决方案。
张良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每个妈妈背后是一个家庭,整个"妈妈经济"将满足家庭消费所有需求,包括给小孩买东西,给自己买东西,给家里买东西,围绕妈妈人群购买力进行的业务拓展成为"大母婴"市场新的增长点。
"妈妈经济"概念的出现和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在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的同时,或也让人看到了母婴行业的更多可能性。
艾瑞咨询等机构的行业报告中提出,预计到了2017年,中国母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元,而从妈妈人群角度出发,通过妈妈需求的延伸,那么"大母婴"市场体量将从原来的3万亿元扩至超10万亿元。
尼尔森副总裁丁霞发布的《2016尼尔森网络购物者趋势研究报告》则指出,网络正取代传统渠道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女性作为中国网购人群的主力军催生了"她经济"这一诱人的蛋糕,尼尔森的研究显示在女性网购人群中,妈妈人群占比在65%以上。而且她们的消费频次和金额是女性整体平均水平的1.4倍,也就是说她们的消费能力更高。丁霞在会上表示,妈妈经济正成为电商新看点,并将为移动购物的爆发带来新契机。
创新性电商更有机会
"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消失了,流量的成本在快速增加。获取用户越来越不容易,流量越来越贵,这是目前很重要的电商市场的现状。但从目前的人口结构来看,82到87年这五年出生的人,他们已经处在人生比较好的时期,30多岁,年富力强,收入、发展都迅速提升的时候,在主导着中国的消费升级。他们会要求更多的东西,如品质,这是一个机会。"北极光董事总经理姜皓天在上述峰会上表示。
消费升级背景下,妈妈人群的消费需求也反复被聚焦。消费升级不等同于更高的价格,而是更高的品质以及消费习惯的升级。
在姜皓天看来,1985年前后的这一代人是中国电商的第一代核心人群,而90后甚至95后则有更强大的购买力,"这两个人群驱动着中国的‘消费升级',但这两个人群表现的特点又有很多不一样。当然,对于母婴行业的从业者,前者的影响更大。品质,不光是商品的质量好;一个购买行为,不光是跟消费的商品有关,还与购买商品过程中的体验有关系。"
谈到资本寒冬,姜皓天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现在资本市场很冷。"要回归到商业模式的本质,要讲究可持续发展。对于很多做电商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要错误地估计形势。"其中,姜皓天特别提到了新生品牌的机会,"因为现在是一个大平台,作为交易性的平台,他们是在快速发展的,这当中既有淘宝这样老牌的平台,或是我们衍生到如美团、饿了么等更宽阔的电商交易领域,这些平台吸引了大量的流量,聚集了大量的用户,其实在快速地发展,你依托于它们,可以快速地建立起一种新的品牌。"姜皓天认为,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化和企业对商业本质的回归,一些优质的母婴电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