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追逐热点。对于精打细算的投资者来说,全面开放的成都不仅宜居,而且更宜业、宜商,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世间万物。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杨弃非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杨弃非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成都累计接待游客近1200万人次,“揽金”近130亿元。其中,过夜游客355.2万人次,过夜游收入达99.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5%。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组对比是,“十一”期间,北京共接待旅游者11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亿元;上海共接待游客9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亿元。也就是说,成都对游客的吸引力已远远超过北京、上海。
在全球知名的支付公司万事达卡最新公布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指数”中,成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迅速增长的旅游目的地,仅次于日本大阪。
广阔的经济腹地、优良的营商环境、丰富的人才资源、完善的产业配套、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规范的政务服务,让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不仅选择去成都旅游和消费,更选择在成都投资、创业和安家落户,这个地处中国西南的天府之国已然跃入全球视野。
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城市,如今正加快“全域开放”的步伐,朝着国家“门户”担当的角色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成都表现出的经济实力犹如“定心丸”,特别是今年以来,成都工业经济佳绩频出,工业“一业定乾坤”的作用得到彰显。而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项目的接连落地,成都的发展前景可期。
有意思的是,这座被认为“安逸”的城市,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充满了创业、投资和工作的机会,用“张弛有度”来形容,恰如其分。
宜业、宜商、宜居,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新烙印。而随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幕的开启,成都将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姿态推进城市发展。肩负国家使命、迈向国际化的成都,无疑蕴藏着更多商机。
●支撑“成都速度”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世界向东,中国向西。当广袤的西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作为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成都自然有责任担起重任,同时,它亦有此实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同时,成都上半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含增资)162个,总投资1830.35亿元;利用内、外资实际到位分别为2124.21亿元、45.68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实际到位总量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的工业发展近来表现尤为亮眼。今年1~8月,成都完成工业投资1402.8亿元,同比增长35.8%,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城市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工业是城市强盛的根基,成都通过深入开展“工业强基”行动,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筑牢城市发展基础。而随着越来越多大项目在成都提前投产达产,成都的吸资能力日益提升,成都的经济环境亦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仅今年9月,“成都速度”就两次上演:9月7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提前13个月建成投产,东风标致4008正式下线;半个月后的22日,中国中车成都公司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正式下线,项目开工到实现投产仅用315天。
8月30日,成都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114亿元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从项目考察到最终敲定,不过百日,体现出了北航对成都区位优势、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充分肯定。
在此之前,8月20日,格力与成都签下总投资100亿元的格力银隆成都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而这已经是双方年内的第二次“握手”——5月31日,格力总投资约30亿元的生产制造基地,落户成都天府新区西区产业园。两大项目落子成都相隔不过100天,有业界人士用“罕见”二字形容这一速度。
正如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兰玉贞所言,“成都速度”的背后,与成都市政府“倡导快节奏,高效率干实创业的务实实践”的办事风格是分不开的。而这也将成为助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保障 全力打造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
经济向好发展,收益也是立竿见影。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再次证明了成都的“吸金”能力。
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成都累计接待游客1193.3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过夜游客355.2万人次,同比增长3.4%。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旅游收入129.81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过夜游收入同比大幅增加,达99.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5%。
同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美食之都”,为期13天的第十三届成都美食旅游节吸引了228.3万人次,为参节商家带来营业收入7250万元。
这些亮眼的数字,对于正在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成都来说,好比强心针,让这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得以向更多人展现自己的魅力,为世界熟知。
当然,火热的旅游市场只是成都服务业的一个缩影。以零售业为例,成都市场的表现堪称全国“翘楚”。
太古地产(01972,HK)8月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远洋太古里的租金收入总额上升,零售物业租用率已从2015年底的88%上涨至今年6月底的91%,同时,由于更多商铺已经开业,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112.5%。与此同时,太古地产在内地布局的其他3个项目,今年第二季度零售销售额虽也有增长,但涨幅不大,而其位于香港的3处购物中心零售营业额均为负增长。
此外,今年上半年,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销售额增长13%,达18亿元,商场租金收入3.12亿元,同比上涨9%,目前出租率已接近100%;成都王府井的净利润占王府井集团今年上半年3.4亿总净利的近六成……成都距其对标巴黎、香港,打造国际购物天堂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以楼宇经济为代表的成都服务业呈现出的良好态势,无疑为其打造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正如成都远洋太古里相关负责人所言,成都人开放包容、热爱生活、乐于享受,很多品牌的销售额丝毫不逊色于北京、上海,商业潜力巨大。“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入驻,成都体现出越来越强的城市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四川建设自贸试验区的主体,成都正在加快完善总体方案,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领,坚持全球视野,充分发挥成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作用,深入实施“蓉欧+”战略,着力突破“西部宿命”和“盆地桎梏”,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推动简政放权、加强制度创新,实现投资更加便利化、贸易更加自由化;加快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着力完善丰富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培育和推动市场主体建设,夯实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支撑。这对于吸引资本“西进”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之效。
当然,成都并没有安于现有的成绩,而是期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和服务业提升行动,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对于优化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成都的思路已然明确。
●蓄力 全方位开放提升“筑巢引凤”能力
毋庸置疑,随着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成都汇聚世界目光的能力与日俱增。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方位开放的成都别具魅力。
不久前,被称为民航界“奥运会”的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在成都成功举行,根据经验,举办城市通常会在会后将迎来航线的密集开通期,而开幕当天,成都就已一举签下9条国际定期直飞航线。
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国际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成都还将加速空中通道织线成网。截至今年8月底,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已达89条,按照计划,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00条,其中国际直飞航线将达到70条。
眼下,天府国际机场已破土动工,成都“一市两场”的潜力不久就将释放,可以预见的是,通道的便利、便捷将为天府之国带来更多全球性资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1~7月,成都净增世界500强企业10家,总数达到278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此前,成都已接连被《福布斯》评为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第一名,被《财富》列入15个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殊荣之下,是成都日渐被认可的营商环境和投资价值。
事实上,成都自古以来就拥有雄厚的商业基础,近年来更是潜心“筑巢引凤”,抓产业发展、抓项目投资,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旨在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正所谓厚积而薄发。事实证明,外资正在西进,内资正在西移,成都仍在蓄力。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成都的角色已有了根本性变化——从物理空间上的“内陆腹地”华丽转身为多维时空中的“开放前沿”。
国务院今年4月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则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如今,成都已正式吹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意在登上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在国家战略布局中肩负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此前,有专家指出,在当前的全球环境中,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必然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全球竞争力。
资本追逐热点。对于精打细算的投资者来说,全面开放的成都不仅宜居,而且更宜业、宜商,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世间万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