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渝三峡A公布重组预案,拟以9元/股价格向关联方重庆化医紫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庆紫光”)定增34371.82万股,作价30.93亿元,收购其持有的宁夏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宁夏紫光”)100%股权。
每经编辑|鄢银婵
每经记者 鄢银婵
原本主要做油漆涂料的渝三峡A拟通过收购进军蛋氨酸产业。
9月27日,渝三峡A公布重组预案,拟以9元/股价格向关联方重庆化医紫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庆紫光”)定增34371.82万股,作价30.93亿元,收购其持有的宁夏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宁夏紫光”)10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收购的宁夏紫光一部分设备来源于重庆紫光。原来,重庆紫光因常年排污超标屡次被当地环保局整治、并在2013年被环保部督查通报环境违法,最终不堪当地环保压力,在2013年10月被勒令停产后,将蛋氨酸业务搬迁至宁夏,设立宁夏紫光。
宁夏紫光的主营产品为饲料级DL-蛋氨酸,为饲料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方面受到环保严格监管。据重庆环保系统一位专家介绍,蛋氨酸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重要中间体甲硫醇,为高毒类物质,存在较大的环保隐患。
至于宁夏紫光要如何防控其存在的环保风险,昨日(9月27日),记者多次致电渝三峡A董秘办,对方电话一直处于占线。
化医集团入股不足两年
停牌6个月后,渝三峡A的重组方案揭开了神秘面纱。同市场此前预期一致,重组对象正是其控股股东化医集团的旗下资产。
根据方案,渝三峡A拟以9元/股价格向重庆紫光定增34371.82万股,作价30.93亿元,收购宁夏紫光100%股权。化医集团目前持有重庆紫光45.21%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化医集团及重庆紫光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将增至66.84%。
渝三峡A表示,由于化医集团直接持有重庆紫光45.21%的股权,此次收购将构成关联交易。
据了解,宁夏紫光主营产品为饲料级DL-蛋氨酸,为国内两家蛋氨酸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其饲料级DL-蛋氨酸产能达10万吨/年,占国内蛋氨酸产能的34.48%,占全球蛋氨酸产能的6.47%。
化医集团以直接持股方式介入宁夏紫光尚不足两年。2013年6月,宁夏紫光成立,注册资本4亿元,其中,重庆紫光以货币形式出资2.32亿元,以无形资产-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权出资1.68亿元;随后又于2014年12月将注册资本追加至6亿元。2015年1月,化医集团出资2.13亿元向重庆紫光增资入股,获得其45.21%股份。
根据预评估结果,截至2016年7月31日,宁夏紫光未经审计的净资产为6.91亿元,预估值为30.93亿元,预估增值率为347.99%。同时,重庆紫光还承诺,2017年、2018年、2019年,宁夏紫光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40亿元、3.79亿元、4.07亿元。
重庆紫光曾被纳入环保“黑名单”
据了解,重庆紫光为我国最早生产DL-蛋氨酸的企业,博亚和讯估计,未来蛋氨酸市场需求量约以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市场前景较好。
不过引人关注的是,重庆紫光曾因环保问题登上环保部的黑名单。
2013年10月12日,环保部通报了2013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其公布的72家督查发现的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中,重庆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6月28日变更为重庆化医紫光新材料公司)也出现在了名单上。
事实上,重庆紫光多年来均为当地环保投诉大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获得的资料显示,2013年时,环保热线12369在半年时间内曾接到关于该公司异味扰民的投诉多达355件,位于重庆单个企业投诉之首。
据重庆市环保系统内部人士介绍,重庆紫光此前位于丰都的项目因违法生产、违法超标排放废气、且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达不到处理要求、违法超标排放废水、违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而被重庆市环保局移交司法处理,并要求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借口恢复生产。
引人关注的是,正是重庆市环保局对重庆紫光的严厉措施,才让其不得不进行了整体异地搬迁。
据渝三峡A公告显示,“因重庆当地的环保压力逐渐增大,同时考虑到宁夏地区原材料供应的成本优势,重庆紫光于2013 年设立宁夏紫光,并将蛋氨酸生产所需的生产设备、专利技术全部转让给宁夏紫光,相关人员也一并转入宁夏紫光”。
不过,宁夏紫光在今年3月便因存在违规堆放污水处理站污泥的情形,被当地环保局要求改正,并处以罚款 10万元罚款。
“蛋氨酸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政策名录中属于鼓励类,所以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率较高。”上述重庆市环保系统人士表示,但通过环评并不意味着从此以后就能高枕无忧,更重要的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会不会违规,一旦排污超标,就会面临严厉罚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