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王总换手机号” 火速刷屏朋友圈,打开一看才知道原来是骗子的新型作案方式。
每经编辑 蒋佩芳
每经记者蒋佩芳
昨天,一张“王总换手机号”的短信截图火速刷屏朋友圈,深究下来才知道原来这是骗子的新型作案方式。
过程大致是这样:最近,小张发现自己的领导王总换手机号了……没加任何怀疑的小张,惠存了领导的崭新手机号,经过请示工作、订机票整整一个月的折腾之后……小张才发现……(天哪,被自己蠢哭了!)
当事人向骗子转账30万
故事要从小张收到的一条短信开始说起……
王总换手机号了?老板嘛!不用问为什么,这没什么奇怪的!也不用怀疑短信的来源,这不是伪基站,而确实是王总的手机发来的信息。
骗子通过不确定的途径,向王总的手机植入了木马病毒。使得王总的手机,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自动向通讯录里名单群发短信。
小张自然而然的将该号码存了下来。他还留了个心眼,没有覆盖原来的号码,而是把这个新号码存成了……
之后,小张每次请示工作,都拨打“王总新手机号”。电话那头的王总,确确实实是如假包换的王总……
接电话的是真的王总,原因在于,骗子将“王总新手机号”设置为了呼叫转移,所有拨入的电话会自动转移到王总原来的手机上。这样,拨打电话的人和王总,都完全不知道中间居然经过了骗子的一层中介。用这样的方法,骗子使得该号码,获取了完全的信任。
一个月后,王总安排了一项重要工作……
骗子采取静默的方式,在小张和王总之间潜伏了一个月,就是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小张很快的完成了任务,并准备用电话向领导汇报。小张记得领导的交代,拨打了“王总新手机号”……
电话那头,王总说已经收到航空公司的短信提醒,并且对小张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骗子通过先前植入的木马病毒,同步获取了王总航空公司提醒短信,得知了王总出行的准确时间。
就在王总乘坐的航班起飞之前,小张收到了一条短信……
故事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可怜的小张最终竟然向骗子的账户转了30万……
小张为什么不打王总电话核实呢?因为小张和骗子都知道,王总此时正在万米高空中,就算拨打电话,也一定是关机状态。
这是此类骗术的最重要的关键字“新号码”,包括: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如果遇到此类情况,请一定要联系旧的号码,或者当面进行确认后,再将新号存入通讯录。
另一个关键字是“呼叫转移”,就算你能确认接听该电话的是老总,但是,这个手机号并不一定在他手里。
小编的同事差点被骗
在速途网络上海办总经理、PR媒体俱乐部发起人赵宏民看来,如今骗术不同以往那种群发信息,然后依靠概率论额的诈骗,它是非常高明的将多项黑客技术并用,利用上下级、飞机上等特定关系场景进行诈骗。环环相扣,防不胜防。但是当事人的防范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前面的新号,日常沟通比较难以识别。而当事人没有在语音、当面、书面等确认的情况下直接将钱款转给陌生人,这是最大的失误。
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故事。这不,小编的同事今天差点着了道~~~~(>_<)~~~~
庆幸的是,同事还是灰常火眼金睛+判断力的,很快就有同事群里发消息通知小伙伴们别轻易相信。各位朋友:今日有多人收到我换号的如下信息"今日起启用187XXXXXXXX此新号码,旧号码已停用,望惠存,以便联系。收到请回信息。"切记,是骗局!一定请小心!本人号码未变,还是186XXXXXXXX!各位切莫上当!
有意思的是,并非只有一位同事遇到此事,简直是连环效应:好几位同事很快也都发来了同样的信息,希望大家勿信!
这时,小编竟忍不住惊呼:骗子啊,你这是要一网打尽的节奏?套路太深啊!一不小心可就掉进陷阱的说。
也有同事收到了这样的短信——中国电信提醒您:骗子出新招啦!骗子冒充领导、朋友发短信称更换手机号,将该号呼转至领导、朋友号码,让您以为领导、朋友真的换号了,再短信要求您帮忙垫资转账。防通讯诈骗,从我做起:“不信不贪不怕,不汇钱不转款”。如发现类似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报案。
于是小编随即向警察蜀黍进行咨询,得到的说法是:最近各种电信诈骗电话很多,如果没有上当受骗就好。当然,防范意识仍需加强。
面对最新的诈骗手段,小编一脸懵逼:骗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木马植入手机,并通过手机群发号码再进行电信诈骗的呢?
赵宏民就此告诉小编,“目前来看,很多手机系统给予App的权限非常高,包括读取用户通讯录,获取地理位置等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某些不法App木马病毒暗中操作用户手机应该不难。”
赵宏民向小编推荐一些好的习惯:个人方面,对每个人转帐,必须有语音通话确认,必须转给朋友本人。公司财务方面,不能口头,短信息传达付款信息,必须有流程甚至书面确认这一步骤。
电信运营商也很受伤 专家说:跨部门数据联动很重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便捷化,犯罪手段花样翻新,电信诈骗已是人神共愤,每每看到各种电信诈骗,大家一定对电信运营商也是恨得牙痒痒吧!
“手机中病毒后,利用手机发送诈骗信息,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也是没有办法防范的,电信运营商对此也就不能做相应的处理。不过,电信运营商可以根据热点去给用户推送一些提醒短信。”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告诉小编,电信运营商并没有权限去知道用户的手机短信,只能通过大数据比对,再根据热点去给用户推送一些提醒短信。
达睿咨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表示,除了被骗老百姓的财产损失和家庭灾难,实际上电信运营商也是受害者。
马继华表示,为了打击诈骗,电信运营商曾经付出很多,从整体利益上看,其损失的总额肯定远远超过诈骗分子的所得。因为垃圾短信、诈骗短信的多发,电信运营商实行关键词过滤,让大量的正常的短信也无法正常使用,最终让这一电信业的业务迅速凋零。
“可以这样说,相比诈骗分子那些电话费用,电信运营商损失掉的更多。因为电信诈骗的横行,更多的电信运营商的创新业务无法正常开展,电话使用量逐渐下降,口碑的恶化也让电信运营商背负更大的压力。”马继华指出,电信运营商每年还要处理大量投诉,为配合司法机关的相关调查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员,还要在设备、技术上进行升级,开发诈骗识别软件,费用也十分惊人。打击电信诈骗最符合电信运营商的根本利益。
马继华说,面对电信诈骗猖獗,电信运营商一方面要想方设法的去打击,另一方面又要为所有的“合法”用户提供必须的服务,这就让运营商不得不陷入两难。不提供好的服务,就会有用户投诉,而诈骗分子的投诉可能更疯狂,监管部门却不会区分是谁的投诉,严重的服务投诉是电信运营商经营单位考核中吃不消的,但提供好的服务,甚至是被称为“明知是诈骗却提供服务”也让电信运营商很难受,这需要相关的立法与执法来解决。
马继华指出,电信诈骗是社会公害,需要电信运营商更加努力,更需要法律法规上的完善,也需要公安、银行、电信运营商、基层社区甚至媒体、公众的密切合作,劲往一处使,才能真正让电信诈骗无所遁形,也才能对诈骗分子形成震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信诈骗未遂,即便个人能够将实施诈骗的一方的信息向公安告知,但都难有最终结果。不容忽视的是,很多部门在信息收集之后处理也会有延迟的现象,这并不利于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为此,付亮指出“无论是公安也好,银行、电信运营商也罢,都需要主动出击。”他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定是公安牵头,然后快速跨部门(包括公安、银行和电信运营商等)的数据联动,加强对电信诈骗未遂的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采取及时的措施(包括及时提醒等),最终根据线索抓住诈骗未遂的犯罪分子。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