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10日落下帷幕,菲律宾影片《离开的女人》夺得最高奖项金狮奖。本届影节上虽然不乏中国元素,例如“聚焦中国”论坛畅谈中外合拍、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直通车”规模推荐华语影片和项目……却难掩华语电影缺席主赛场之尴尬。
(新华社意大利威尼斯9月10日专电综述:华语片“遇冷”折射“走出去”之艰)
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10日落下帷幕,菲律宾影片《离开的女人》夺得最高奖项金狮奖。本届影节上虽然不乏中国元素,例如“聚焦中国”论坛畅谈中外合拍、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直通车”规模推荐华语影片和项目……却难掩华语电影缺席主赛场之尴尬。
素有“电影节之父”之称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缘分深厚。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便频频亮相该影节,从《悲情城市》《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桃姐》《人山人海》,华语电影曾在威尼斯斩获多座金狮和银狮,并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世界。
20多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而在对华语片青睐有加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今年华语片却从风光无限到主竞赛单元“零入围”。国内市场“热”国外赛场“冷”引发中外影人深思,快速发展的市场缘何难以培育出能够“走出去”的华语片?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巴尔贝拉含蓄地指出,中国电影过于商业化,“中国电影应该多样化发展,不能把整个电影制作都集中在商业片、喜剧片和动作片上,只有多样化才能在国际平台和市场上有吸引力。”
然而,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商业片”的属性并非是华语电影入围主赛场的障碍。“电影节并非拒绝商业片,看重的是影片质量,入选影片中有不少艺术性高的商业片,”影节平行单元“威尼斯日”主席乔治·戈塞蒂如是说。但他同时表示,“中国现在很多商业片是用最快最容易的方式制作,而不是最适合的方式”。
在商业片绝对主导的市场下,艺术性电影的生存土壤就显得贫瘠。据业内人士介绍,在票房导向下,国内商业电影“圈钱”情况愈发严重,制作周期普遍较短,对质量的重视度下降。
艺术电影制片人李园说,目前电影投资并没有被看做是对文化的投资,而是快速挣钱的机会,制作周期长、票房前景难测的文艺类作品自然得不到投资人的青睐。
资金缺乏加之排片难,专业的播映渠道尚未建立,导致艺术电影相关人才不断流失。而一些原本很有才华的电影人因为过分关注经济效益放弃了艺术追求。
有专家认为,除了过于商业化之外,中国电影过度关注本土市场也致其难以真正“走出去”。绝大多数中国电影目前都定位在本土市场,海外票房和销售呈下降趋势,2014年国产影片海外票房和销售总收入占比国内票房比例仅为6%,对海外市场的忽略也让华语片陷入本土化困境,尝试“走出去”时频频遇冷。
新片《再见瓦城》入围影节平行单元“威尼斯日”的台湾导演赵德胤分析说,华语电影以商业片为主,但局限在地方性商业片,“难以做到世界性的商业片,因此票房成绩好的作品去不了电影节,导演的呈现方式无法与其他国家观众沟通”。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影片过于本土化虽对票房影响微小,却正在逐渐把华语电影推向区域化电影的困境。赵德胤坦言,华语电影说故事的方式没有建立一个“有差异性、有特色且能够被认可”的模式,因此很可能会陷入电影市场繁荣,却没有相应文化影响的困局。
在市场主导的导向下,华语电影似乎不可避免地走向过于商业化和本土化的道路,难以再作为承载着文化、思想和底蕴的艺术作品步入国际舞台,传播艺术和文化。
对此,本届影节唯一的中国评委赵薇呼吁电影人有更多的使命感,“市场不会主动改变,需要一批有使命感、有理想主义的电影人,我相信中国电影市场有愿意去做这些事情的人”。
一些从业者则从另外的视角分析,认为目前的市场带给他们更多的机遇。5月戛纳电影节时,参加工作坊学习的制片人邓胜曾告诉记者:“中国电影人现在非常幸福,外国制作人都想和我们合作。”此次携短片《人生若只如初见》入围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的导演胡伟也表示,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速给从业者带来很多机会,“在中国做电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在当今这个电影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期待着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不再是一片冷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