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上涨的房价,也让人们对房子的心态变得扭曲:没房的对未来感到焦虑,有房的又后悔当初买得太少。近日,一位从事制造业十几年的老板发出的感叹,更让人陷入深思。
不断上涨的房价,也让人们对房子的心态变得扭曲:没房的对未来感到焦虑,有房的又后悔当初买得太少。
近日,一位从事制造业十几年的老板发出的感叹,更让人陷入深思。
老板:炒房赚钱比开厂轻松多了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26日下午,距离珠海主城区20多公里的唐家科技创新海岸片区推出4块土地,4地块分别拍出28000元/平方米、28250元/平方米、28050元/平方米和29120元/平方米的楼板价,这个只有160多万人口的三线城市郊区一下午拍卖的地王价格,不仅比地块附近的楼盘现价要贵,而且还远远超过了有1300多万人口的一线城市广州当天上午拍出的地王楼面地价。
地王出来后,当地看房者众多,当天中新网记者在珠海时代倾城、旭日华府等楼盘均看到,众多有购房需求的客户前来看房。“再不买房,到时就连间卫生间都买不起了,”在时代倾城沙盘前,从事IT产业的小王跟未婚妻争执时称:“唐家湾地王价都拍到29120元/平方米,未来房价怎么可能会降呢?”
珠海市三鑫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三曲从事服装行业十几年了,据其透露,近年来自己很多开工厂的朋友放弃了实业投资,“因为炒几套房、炒十几套房赚的利润,比开工厂轻松多了。”陈三曲担忧房地产市场再这么发展下去,对中国实体经济将造成严重打击。
倒闭、欠薪、供应商货款追偿、资不抵债……最近几年,部分制造业企业老板陷入困境,而那些自认为“转型”成功的,都是退出企业经营转身投资房子的。“我辛辛苦苦做了十多年工厂,还不如买了几套房子赚钱。”东莞某灯饰厂唐老板感叹道,做企业赚钱后要不断加大投入,竞争大压力大,连觉也睡不好,买房子躺着也能赚大钱。唐老板在两年前将工厂关闭在广州买了4套房。
7月的信贷数据显示,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几乎全是房贷!这似乎意味着唐老板这样做实业的企业主或许更多在逃离,转身投入到房地产投资当中。《华夏时报》记者采访多位金融业人士都认为,7月单月数据引发市场担忧,判断实业是否集体陷入困境要看连续3个月的数据。但7月金融数据出现的苗头,的确是一个坏消息。
房贷撑起银行新增贷款半边天
截至26日,已有11家上市银行发布了半年报,其中建行、农行、招行的新增贷款,一半以上都是房贷。
上半年建行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总额为11.14万亿,较去年末新增6527.37亿元;而同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3.21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4093.56亿元。
做一道最简单的乘除算数题,建行上半年新增贷款里,仅房贷一项就占62.17%。
再来看农行:
农行截至今年6月末的贷款及垫款总额是93958.3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859.20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这个指标,则由上年末19270.49亿增到22380.84亿元,增加了3110.35亿元。
也就是说,农行的放贷占新增贷款比重,比建行还多一点点,已经占到了64.01%。
股份行中,房贷做得最猛的当属招行:
招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6148.71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154.16 亿元,增幅23.11%。招行上半年对房贷的投放力度,接近去年全年的投放总额。总贷款额度上,招行上半年贷款和垫款总额较去年末增加了2022.46亿。
这说明啥?上半年招行有57.07%的新增贷款是房贷。
以下是已经披露半年报的11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的贷款数据:
所以,当我们面对“上半年贷款去哪儿”这个问题时,至少在上述银行的范围内,贷款大部分去到了房贷里。
银行加码房贷投放最现实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块资产相对来说性价比高——资产质量较好,收益较高。这也是人们口中一直说的“房贷是块肥肉”最好的侧证。
而加大对这块“肥肉”的投入,似乎在下半年仍是一个趋势,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在自家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会继续加大对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力度”。
新华社一个月内3次喊话楼市
在此背景下,昨日(28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房贷猛增近3万亿元仍可打九折,“收信贷”“降杠杆”能否遏制炒房热?》的文章,表达出对高杠杆风险的忧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这已经是一个月内新华社第3次喊话楼市。
该文章表示:
融360等市场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500多家各类银行当中,有近四成提供房贷九折优惠。
与此前市场热烈讨论的“银行新增信贷全是房贷”类似,新华社记者采访还发现:
在贷款规模不断增加、银行依然大量放贷的情况下,很多购房者都想方设法提高杠杆、用尽贷款政策。
文章的最后,新华社写道: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限贷政策与限购政策一道,在上一轮房地产调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与上一轮调控全面铺开相比,此次限贷、限购政策目前仍仅在部分“过热”城市施行,这种“定点”“定向”的调控方式势必将对猛增的房贷特别是炒房背后的房贷需求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将平衡抑制资产泡沫和房地产去库存之间的关系。
而早在8月9日,新华社就发表了《楼市降温政策频出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一文。而在8月17日发表的《持续抓好楼市调控不可松劲》文章中更是直接指出:
而地价房价过快上涨带来的投资性需求并非真实有效的住房需求,只是从开发商手里转到了投资者手里,这种“库存搬家”现象,并没有真正实现去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