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资本的力量和职业经理人力量的平衡,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认为,从理想状态来说这是很对的,但要达到那个平衡是极度不容易的。
每经编辑 王杰 隋丕宁
每经记者 王杰 隋丕宁
恒大突然加入“战局”,为万科股权之争增添了新的看点或变数,但目前尚无法判断这一事件的走势。
自7月4日复牌以来,各路“土豪”在公开市场不断操作买卖万科股份。
对于每一个新角色的加入,舆论的描述也从“三国杀”变成“四国大战”,再变成“战国七雄”。是的,围绕万科的这场股权争斗整朝向大佬争雄的方向发展,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与资本市场的买和卖不同,更多的市场人士从各自的角度或立场赋予了这场已然历时一年之久的股权争斗更多的法律和专业的意义。
8月11日,在2016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万科股权之争进行分析。
忆当年:名利之间的取舍
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很多企业家眼里,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很多人钦佩他打下了万科的一片江山。跟万科比较熟悉的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为王石当年放弃万科股权一举作出阐释。
田明透露,当年王石有一个判断,他觉得在中国,名、利、权不可能都拿,他要的是出名,所以对利他就不拿。王石希望把万科搞成像汇丰、GE这样的公司,没有什么显著的大股东,由管理团队来经营这个公司,其他的投资人喜欢就买,不喜欢就走。
谈及此,田明话锋一转,“我觉得他的这个想法不太切合实际。”
田明认为,创业者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把企业创业成功,第二个任务是应当为这个企业奠定一个好的产权基础,以及一个传承的机制,而王石没有能够完成第二个任务。
曾经在万科干了10年的阳光100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林少洲回忆称,“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还在万科工作,关于股权这个问题,我和王石为这个问题起码争论了4次,当时我也不是代表我一个人,我代表了当时的一批高管团队。我们认为应该采用很多企业采用的那种管理层持股的方式,我们团队来作为万科的重要股东,这样来维持万科持续的发展。”
“但是当时争论无果,我也是因为这些问题,因此对战略方向产生了分歧,陆陆续续地很多高管出走,其实跟这个事是有关系的。当时就留下了一个治理结构的隐患,导致现在出现了这种困扰。正因如此,我认为现在确实对万科来说面临一个特别重大的发展方向上的考验。”
林少洲认为,股权之争这事对万科的影响非常大,万科是有比较强团队的公司,这跟它的股权结构有关系,因为它没有特别强势的大股东,所以它的团队文化的发育就特别强大,这其实推动了万科这几十年来非常稳健而且持续的发展。现在,这个结构如果发生变化,这个团队的信心,他们这个基础会受到影响,这对万科未来的发展可能会蒙上一层阴影。
谈治理:资本与职业经理人平衡
对于时下的万科股权之争,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直言,这是过去半年多在中国上演的最大的,比好莱坞大片还要精彩的商战大戏。各种嚼舌根之后,万科的困局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向松祚认为,万科股权之争折射出两个深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在中国,职业经理人文化,或者职业经理人的规则怎么建立,究竟是资本主导,还是职业经理人主导,还是二者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完美的平衡?向松祚认为,应该坚持中国人的中庸之道,资本的力量和职业经理人的力量要达到完美的平衡。
第二个,监管者的责任。万科股权争斗这个事情,如果一开始监管部门就能够介入进来,能够正确地引导,以法律为准绳,以规则为指导,相信不会走到今天这么一个局面。
对于资本的力量和职业经理人力量的平衡,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认为,从理想状态来说这是很对的,但要达到那个平衡是极度不容易的。
既然达到平衡不容易,那在中国企业面临的生态之下,该怎么办?林少洲认为,最需要的是克制、自制,职业经理人需要提升自己的自制力,资本也要自制力,不要把事情推到极端,大家都要为长远的目标、长远的发展做出更多努力,这样才能把整体的问题解决得更好。
谈及万科之争带给人们的启示,全国政协委员贾康认为,原来的大股东华润明显可以发挥影响力,但是它不发挥它的影响力,而是调动职业经理人团队的积极性,最后走到社会上,普遍公认他们是一支卓越的团队。一旦这个情况有变化,靠制度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可能以后在中国一定要做大做强的企业里,职业经理人要重新对比一下。跟王石的行进轨迹几乎高度吻合的是任正非,任正非也是有可能在华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持有很高的股份,但是他没有持有很多股份,并且他也坚定地不上市。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上,你如果要按照任正非的框架,可以规避现在王石和郁亮们碰到的风险。
(每经记者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当事人审核)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