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苏宁的下一步:优化生态圈 把体验做到极致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8-12 01:2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记者 夏冰

    7月26日,苏宁在南京举行了“燃,就现在”发烧星球登陆仪式,这标志着苏宁一年一度的“818”节日正式启动,从2014年“818节日”的“百日汇战”、2015年“818节日”的“全民发烧节”到今年的“发烧星球”,苏宁越玩越嗨。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苏宁各线下门店看到,节日气氛越来越浓。

    与前几年不同的是,今年苏宁的玩法,不再是单纯的价格促销季,而是更加强调用户的体验。

    据首席发烧营销官、苏宁云商COO侯恩龙介绍:“不管是从合作数量上,还是从资源投入上,这都是苏宁易购有史以来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活动。”此次“818”苏宁的发烧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包括百度糯米、携程等在内,几乎涵盖目前所有行业的超100个超级APP进行优惠券发放合作,联合超30家日活跃量过500万的APP,开展开屏曝光合作;同时,苏宁突破既有的服务模式,首次启动FBI(FashionalBuyerInvestigation)全球买手团计划,邀请明星大咖、网红小鲜肉、海淘专家、工厂技术大拿进行直播导购。

    上述举措也可以看成是苏宁从2009年开始转型到现在成果的体现,其独特的O2O模式越来越得到业界的认同。近日,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苏宁云商销售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持续提高、运营效益不断改善,这些都是我们的转型成果。”

    ●互联网是工具 每个行业都有不变的内核

    变革是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2009年是苏宁对外所称的“转型起点年”。当年张近东提出,苏宁要从综合连锁零售商向互联网企业转型。2010年,苏宁易购正式上线。2013年伊始,苏宁电器更名苏宁云商,并发布了“一体两翼互联网路线图”,重点布局O2O和开放平台,并通过开放平台“苏宁云台”,将自身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资源全面向社会开放,搭建共赢的生态圈。

    从2009年算起到现在,苏宁转型从启动至今已7年时间。孙为民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苏宁第一轮应对就是“+互联网”,在实体渠道上再造互联网渠道,于是果断上线了苏宁易购,并在新渠道上“+商品”;与此同时,苏宁认识到,纯电商肯定迟早会遭遇规模和速度的天花板,需要适时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而现在O2O模式下的苏宁实体店不再是只有销售功能的门店,而是一个集展示、体验、物流、售后服务、休闲社交、市场推广为一体的新型门店——苏宁易购云店,苏宁形成了“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格局。

    这种格局带来营收急速增长,苏宁云商年报显示,2009年营收为583亿元,而到2015年,其营收达到了1355.48亿元。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入了电商价格战,其主营毛利率从2009年的15.66%,下降到2015年的13.7%,销售费用率从9.1%增长到12.43%。同时,为了完善O2O渠道布局,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并购,但这类投入在没有占据用户心智之前,回报是不及投入的。

    但在这几年中,苏宁仍然坚持走自己的转型之路,成效也开始显现。2016年半年报显示,苏宁云商主营亏损大幅收窄。而在苏宁的推动下,原本的网购潮最终成为了O2O模式之争。近两年来,原来的纯互联网公司布局线下(最有代表性的是电商鼻祖亚玛逊在2015年开设了首家实体店,该公司首席执行Jeff Bezos不久前透露,会开设更多的实体店),这让O2O模式也成为全行业公认的趋势,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潮流。

    这也印证了张近东前几年的判断。2013年,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虽然O2O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至今依然很少有企业能完整地实施。这是因为想要完整地实施O2O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两个“O”,即同时在线上和线下都拥有自身能够掌控的渠道;二是必须实现两个“O”的无缝协同和高度融合。而中国大多数企业要么只有线上,要么只有线下,同时兼具的屈指可数。而当时,苏宁线上排第三、线下排第一,这给苏宁高度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时,互联网化的理念正盛,实体零售将衰落的言论甚嚣尘上,去实体店的说法更得人心。而张近东的看法是,首先是要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变化中始终把握住行业的本质。在互联网飞速跃进的年代,完全追逐技术,最终可能会被眼花缭乱的互联网新技术搞晕头;而完全拒绝这种技术,最终将被淘汰。互联网归根结底是个工具,但每个行业都有它不变的内核,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务它的客户。二是转型要有超前规划,你能看多远,你的事业就会有多大。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要把既有的资源不断地优化和配置,来实现更高的目标。显然,在张近东的眼里,互联网本质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传统电商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企业的转型变革更不能被互联网绑架。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争夺战中,有时候一步的领先可能带来的是全局的胜利。孙为民称,在这个互联网多渠道融合的时代,苏宁已建立了自己的多渠道模式,实现了从商品到顾客,整个后台到支付全面的融合,即多渠道在统一的后台上进行整合。这在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而这种领先是靠对互联网、对零售业本质的深刻领悟得来的。

    ●抓住零售的本质是苏宁转型成功的关键

    从创业之初不足200平方米的小店,到如今在海内外600多个城市开设了近1600家线下实体门店、近1500家直营服务站,苏宁用26年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奋斗来证明自己的成绩:年收入过千亿元、18万名员工以及供应链上数万家的合作伙伴。最新的数据表明,苏宁的品牌价值达1582.68亿元,稳居零售业第一位。

    在发展中,苏宁有三次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苏宁也遇到过困境,如2013年转型时,公司出现上市以来单季度首次亏损。孙为民认为,苏宁转型中曾遇到三大挑战,一是在电子商务最初的发展过程中,制假、卖假严重;二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是来自于投资补贴;三是苏宁是在已经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情况下,再做互联网零售转型时,就好比带着镣铐在跳舞,电商鼻祖亚马逊20年了,20年中间,最起码有70%的年份是亏损的。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亏损并不影响公司的融资,也不影响估值。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情况则不一样,如果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之后再融资就难了。

    孙为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苏宁转型得较早,且每一个转型都要落实,我们要做的是全部格局要打开,现在更要做到业务聚焦,目前,苏宁销售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持续提高、运营效益不断改善,这些都是我们的转型成果。我想我们不仅是现在要赚钱,更是要实现最终要赚钱的目标。”

    苏宁转型成功的真谛,张近东总结为:“以不变应变,以变应变。”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不变的是要始终把握行业的本质,坚守企业的核心能力建设;变的是一定要掌握时代的前沿技术,才能最终服务好消费者、赢得市场。

    有观点认为,技术、资金、人才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只有认清行业本质,企业才能把技术、资金、人才用对方向,才能持续成功。缺乏这一点而盲目进行外延式的市场竞争或发展规划,只会导致企业越来越偏移成功之路,并有可能导致企业加速走向失败。苏宁三次转型成功证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零售的本质是什么?零售的本质是对便捷、服务、细节的不断追求。苏宁在三次转型中始终没有偏离零售的本质,无论是上线苏宁易购、收购PPTV,还是构建金融版图、投巨资建设物流等。

    以物流为例。它是互联网零售的基础,没有它,销售就无法落地。苏宁已建成的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将建设为含4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60个城市配送中心以及10000个快递点的物流版图,现在基于近1600家门店的O2O物流仓也初具规模。除此以外,苏宁的物流还接入了合作伙伴菜鸟的物流系统。这不仅仅满足了苏宁自身的需求,而随着物流云对第三方开放,物流也被培育成苏宁的一个利润增长点。在孙为民看来,拥有强大的物流体系+物流硬件基础,仓储面积投入使用近500多万平米,这些都成为苏宁控制成本赢得未来的关键重要一环。

    苏宁的其他五大板块: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的“赚钱”逻辑都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为苏宁云商零售服务的前提下,与其他方实现共享,从而形成各板块协同发展。

    梳理苏宁的26年历程,让记者想起《华严经》中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才能不迷失自己,才能有始有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以零售起家的苏宁,26年以来无论是转型连锁扩张、实践O2O到现在的互联网+,做最好的“零售商”一直就是其初心。

    其实,在苏宁转型的这几年中潮起潮落,不计其数的O2O企业,在异常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在资本汹涌大潮的裹挟下,有的靠单纯讲故事的企业,虽然曾经为最初的融资打开了一扇大门,但是故事的美好愿景无法驱动公司的有效增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死亡;同样,靠刷单、虚构用户数、虚增订单数、假造市场份额也不可能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实早就注定了他们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唯有实实在在地用心经营,一步一个脚印去耕耘,既以始为终,也以终为始,坚持初心的企业才能被市场认可,才是生存之道。虽然坚持初心有时候会被人讥讽,但是不忘初心却仍是这个时代最为可贵的品质,时间总是会给企业和企业家的命运最公正的结果。苏宁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转型过程,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始终没有迷失自己,定位不变,初心不变,才走到今天。

    ●苏宁的大服务大消费生态圈已成形

    今年6月6日,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约合20.12亿元人民币)的总对价,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这是在投资接手原江苏国信舜天足球俱乐部之后,苏宁集团对足球产业的又一次大手笔。记者带着疑问,希望这次走进苏宁,对于他们为何进军体育产业,为何投资足球,能够一探究竟。

    特别是外界很关心苏宁收购国米的初衷,关心国米未来发展规划。其实,在收购前后,张近东就公开透露:“不是为了赚足球的钱,而是要通过足球撬动地球”。张近东的野心是一方面通过足球连接欧洲顶级企业,在产品销售上进行打通。另一方面,依托国米在欧洲足球强大的影响力,苏宁品牌内涵将在欧洲得到广泛而深刻的传播、诠释。收购国米只是这盘棋的前卒。时间拉长一点,苏宁的国际化早就起步了:2009年收购香港镭射、日本乐购仕,2013年设立美国硅谷研究院;并在今年初成立了苏宁国际。

    “我们发现由体育、足球所带来的传播和我们整个集团其他方面的传播比起来,影响力各占一半,它完全是一种自传播,自发酵,可恰恰自传播、自发酵的影响力是更深远的。”孙为民如此总结足球给苏宁带来的影响。

    投资足球、收购国米也是为了零售这盘棋!

    再来看苏宁金融。

    2015年,苏宁金融集团全金融产品布局已经形成,支付、理财、供应链金融、众筹、消费信贷等协同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苏宁易付宝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4亿。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就金融牌照及业务增长而言,苏宁金融已走在互联网金融机构前列,因为11张金融牌照已经成功握在手。

    孙为民对记者表示,金融的核心还是支付,苏宁现在的金融恰恰是以支付为核心,建立起上下游的用户,以小贷公司为核心打通供应链的融资;以消费金融为核心,打通消费信贷。不管今后的其他金融牌照或者金融业务,总的来讲,苏宁的金融都是以零售产业链来做金融延伸服务。孙为民强调,如果离开苏宁上游的产业链和零售销售,苏宁的金融根本就是无源之水。

    围绕着苏宁云商这个“1”,苏宁现在形成了其他五大板块: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构成了1+N的格局。

    我们现在来理理苏宁的整个体系:苏宁云商一体两翼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原零售业态的升级(+互联网),而后台投资是为升级建设的支撑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又形成了三云(物流云、数据云、金融云),这三云的开放平台链接了供应链商家、消费者,他们一起形成了一个共同孵化合作共赢的生态圈。这个过程中,苏宁将零售CPU嵌入到了各大平台。而这六大板块又让这个生态圈不断外延(互联网+),苏宁的服务外延也就扩展到了大消费大服务领域。在这个大服务大消费生态圈里,消费服务是其核心,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等业务都是支撑,整个生态圏的运行逻辑是让消费与时俱进,不断升级。而这与苏宁的使命“引领产业生态,共创品质生活”是相通的。

    苏宁接下来又会做什么呢?

    用孙为民的话说就是:“转型已经完成,现在创优正在全面进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从1到N的发展,就是不断优化的问题,这个优化核心是要形成新利润的增长点,新利润增长点将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数据化驱动的采购形成产品的差异化经营;第二、金融云、物流云、数据云这‘三云’的社会化服务;第三、互联网对零售要能够形成成本控制手段。”

    优化的效果开始显现。7月29日,苏宁云商公告了2016年上半报业绩快报:在零售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03%,达687亿元。线上增长速度为80.31%,占营业总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9.80%提升至31.87%,运营费用率同比下降了1.17%,公司商品SKU数量达到2100万,开放平台商户数近30000家。苏宁金服易付宝注册用户数1.4亿,企业客户突破5万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长影昔日旧址成博物馆 募资发展影视产业

    下一篇

    复星系保险领域再发力:增持至5.01% 举牌新华保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