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申华全资控股东昌汽投 经销商协同效应显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8-11 08:16

    汽车流通领域的并购重组愈演愈烈。8月8日,在停牌近两个月后,申华控股(600653,SH)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预示着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正式开启。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赵成    

    每经实习记者 赵成

    汽车流通领域的并购重组愈演愈烈。8月8日,在停牌近两个月后,申华控股(600653,SH)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预示着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正式开启。

    根据公告,申华控股拟以3.62元/股发行约3.71亿股,并支付现金2.15亿元,合计作价15.58亿元收购东昌投资和东昌广告合计持有的东昌汽投约77.90%股权。

    目前,东昌汽投是由持股54.16%的东昌投资,持股23.74%的东昌广告、持股22.10%的申华控股共同组建的。也就是说,完成此次重组后,申华控股将持有东昌汽投100%股权。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张君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东昌汽投而言,此次收购是其向资本市场变相变现的好机会。而对申华控股来讲,收购东昌汽投以后,其未来可操作空间将更大,同时也是加强其后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

    申华控股补充品牌“短板”

    根据公告,申华控股全资收购东昌汽投的交易价格暂定为15.58亿元,其中以发行股份支付的对价为13.43亿元,拟以现金支付的对价为2.15亿元。

    为了保证交易完成,申华控股同时拟以每股3.62元向控股股东华晨集团定增,募集配套资金2.45亿元,主要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由于上证所将对相关文件进行事后审核,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申华控股是华晨汽车旗下上市公司,主要经营华晨金杯、中华等品牌。完成此次对东昌汽投的收购后,经营品牌将拓展到宝马、奥迪、英菲尼迪、雷克萨斯、沃尔沃等20余个中高端乘用车品牌,其品牌结构、客户分布也将更为多元化,营销服务网络将得到大幅拓展。

    东昌汽投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汽车经销商”,同时,其汽车销售服务与维修服务双获“上海名牌”认定。经东昌汽投授权销售和授权售后服务的区域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辽宁、四川、天津、重庆等省份。

    此外,东昌汽投的业务还包括汽车零配件销售、维修、汽车装潢、保险代理、旧车置换及道路救援等汽车集成服务体系。

    东昌汽投财务数据显示,东昌汽投2014年、2015年及2016年1~4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24亿元、127.37亿元、41.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218.95万元、-6245.19万元、4085.74万元。而2015年度收入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为2014年12月申华控股以其持有的葆和汽车50%股权向东昌汽投增资所致。

    民族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表示,“申华控股对东昌汽投的收购还是为了自身扩张网络。”

    曹鹤认为,申华控股与东昌汽投都在上海,此次借机收购东昌汽投,申华控股不但在收购价格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同时,东昌汽投现有的销售网络对于申华控股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后者在拉伸自身‘战线’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出品牌协同效应。

    经销商再度经历“并购潮”

    “作为经销商,如果不能够上市,就意味着没有完善的融资通道,而不与资本市场对接的经销商,未来的日子会更加难过。”张君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对于此次收购,申华控股表示,公司此次拟购买标的资产有利于提高公司资产的完整性,有利于公司在人员、采购、生产、销售、知识产权等方面保持独立。同时,此次交易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持续盈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突出主业、扩大业务规模,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独立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交易完成后,申华控股旗下汽车经销与服务业务规模将会扩大,经销范围将由华晨金杯、华晨中华品牌拓展到宝马、英菲尼迪等豪华车品牌。

    同时,申华控股表示,由于拟购买资产预期盈利能力较强,此次交易后,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得到明显提高。

    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汽车经销商领域进入兼并重组活跃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15年度全国经销商满意度调查》显示,去年国内仅有两成汽车经销商盈利,而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的汽车经销商占比达三成。

    兴业证券分析认为,汽车行业大规模的并购会发生在盈利顶点或者盈利谷底。此前的2010~2011年,汽车经销商行业曾发生并购潮,当时因为盈利达到峰值、龙头公司纷纷上市扩张版图。

    而此次出现并购潮,主要是由于行业盈利处于底部,部分经销商出于资金、管理或战略考量选择退出市场。对上市公司而言,目前是利用资金、管理、规模优势低成本整合市场的最佳时间窗口。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50万辆新能源车流通现难题 残值难判断倒逼厂商试点回购

    下一篇

    7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9% 车企竞争重回A级轿车“主战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