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朱丹丹
个人征信牌照迟迟未下发,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机构等开始转而布局企业征信,持牌机构也呈现井喷。
昨日(7月19日),芝麻信用宣布已经通过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正式推出包含企业信用报告、风险云图、信用评分和指数、关注名单、风险监控预警五大产品的小微企业信用洞察“灵芝”系统。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实际上目前完成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已超过130家,较去年年中的70多家增加了近一倍。这当中,除了传统的征信机构,还包括拉卡拉、宜信等。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坦言,目前我国企业征信尚处于初级阶段,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然,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征信管理处相关人士亦曾发文分析指出,目前,社会各界对成立征信机构的热情很高,其中不乏很多非专业机构盲目跟风。同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在征信业内的应用,个人隐私保护也显得重要。建议制定完善的市场进入履职依据和参考标准,做到成熟一家,进入一家,以及高度关注互联网征信新型业态的发展等。
已有135家机构备案企业征信
早在今年3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从一位芝麻信用相关人士处获悉,芝麻信用已在内部开展有关企业征信产品的研究,并对部分客户开始进行内测。
当时,芝麻信用人士就表示,“条件成熟的时候,将会以小微企业为主要目标对象开展企业征信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内测,7月19日,芝麻信用企业征信系统“灵芝”终于正式上线,包含企业信用报告、风险云图、信用评分和指数、关注名单、风险监控预警五大产品。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芝麻小微企业征信主要服务对象有金融机构、企业、政府、企业间商业交易等。
“现在来说,我们已经上线的是一些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还有些在做测试,有一些在走招标竞标的流程,估计在不远的未来或者说半年、一年的时间,可能大家就会看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会有芝麻信用的身影。”芝麻信用相关人士透露。
北京大学教授、经济学者薛兆丰也分析指出,通过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之间信用评价的互补联动,可以对小微企业信用状况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通过和法院、税务等公共机构以及银行等商业机构的互动,有助于让守信的小微企业一路畅通,让失信的小微企业寸步难行。
根据源点信用方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完成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达135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一百多家中,包括不少互联网、大数据机构等都备案了企业征信牌照。其中,考拉征信早前也针对小微金融信贷等推出“小微商户信用分”征信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征信将为小微商户打造良性的发展生态圈,释放更多创新创业的活力,也对国家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对小微企业的消费信贷发放和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都有很大的帮助。
易观金融行业分析师张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芝麻信用、宜信、拉卡拉等厂商布局企业征信看中的就是征信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2014年中国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市场全年的交易总额仅20亿元,20亿元的交易规模与我国13.7亿的人口、1000多万家的工商注册企业数,并不构成正比例关系,从市场基础来看,整个征信行业在国内都是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在宏观上,随着经济的下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信用状况的需求也开始变得明显,因此在需求频次增加和庞大潜在用户的双重影响下,包括企业征信在内的整个征信行业都存在非常大的空间。
不过,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亦坦言,目前企业征信备案很多,但基本上国内企业征信还是属于非常碎片化的一个市场,而且绝大部分都还是用非常传统的线下调查模式。总的来说,目前国内整个企业征信市场,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机构。
企业征信存数据共享等问题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尽管我国企业征信机构很多,但也面临地域限制、数据开放程度等问题。
“企业征信在中国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征信机构,不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具有地域的限制,即所提供的服务和所征信的对象局限于某个区域;其次,一些征信机构是针对一个行业或者数个行业而做,而不是全面的覆盖;第三,很多征信机构在数据源上有局限性;最后,技术创新。”芝麻信用首席数据科学家俞吴杰坦言。
张宁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数据收集获取难、成本高,较窄的数据难以全面地反应企业真实的信用状况,而较高的数据获取价格则影响企业征信机构的营收,制约大规模的商业化;其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比如,如何保护企业的数据安全、防止商业机密外泄,如何实现企业征信行业内的公平竞争;最后,目前参与我国企业征信的企业数量较多,但个体较小,竞争力较差。同时征信模型也需要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检验。
胡滔则进一步分析指出,“虽然国家这两年都在倡导数据,但目前从信息公开程度或者说信息共享的程度来讲,我国仍是比较弱的。我们的政府数据开放还只走在理念的层面,具体开放的策略和开放的数据标准是怎么样的,向什么样的合法机构去开放,现在应该说还都没有出台,所以就导致整个政府数据整合和开放性还不能够为社会化的各种征信机构去索用。”
不过,一些学者亦曾建议,应从数据录入时就开始建立标准的、系统的方式,比如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五证合一”,希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打破信息孤岛,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是否开放数据,开放哪些数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