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学家预判二季度GDP增长6.6% 增速年内有望探底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7-11 18:14

    当前一方面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供给严重不足。面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难题,当前应该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侧发力,以改革与刺激双轮驱动。

    每经编辑 王辛夷    

    每经记者 王辛夷

    本周晚些时候,二季度经济数据即将发布。7月9日,新供给2016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发言中判断,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比一季度的6.7%略低一点。“未来稳定在一个可接受的区间以后,体现出以结构优化提高增长质量的特点,进而对接一个时间越长越好的中高速增长平台。”

    在进入中高速增长平台之前,中国经济何时探底也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贾康给出的答案是不排除今年年内,最晚明年上半年,而6.5%的GDP年均增速是必保的底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巡视员魏加宁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着三大结构性问题:即结构性通货紧缩,结构性失业和结构性错配。

    “借鉴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中国当前应该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侧发力,以改革与刺激双轮驱动。”魏加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如果能够大力度地推进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并辅之以适当的宏观刺激政策,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增长,迈上新的台阶。

    用工成本上升成企业主要困难

    国家统计局在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1.9%;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6%。

    6月份CPI再度回到“1时代”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警惕,而PPI的长期负运行更让问题变得复杂。

    魏加宁指出,PPI已经连续51个月负增长,但CPI仍然为正,这和1998年那一轮通货紧缩有所不同。而在CPI里面,食品价格又高于非食品价格,这跟1998年也不一样。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还存在于很多领域。在不同地区之间,一线城市经济运行稳定,武汉、合肥、贵阳等中西部城市蓄势待发,同时东北、山西等局部地区仍然面临着明显的困难。

    这样的分化还体现在就业结构上。魏加宁指出,一方面是东北、西北下岗职工、待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招工难,用工成本上升,都在拼命地开发机器人,引进机器人,提出的口号是“用机器换人”。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人工成本上升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用工成本有所增加的企业占到了57.8%,明显增加的占到了24.5%。在企业家中,“有意愿用机器人替代人”的企业家,现在已经占到了65.9%。

    类似的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还有很多。魏加宁表示,一方面,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供给严重不足。面对中国经济的三大结构性问题,当前应该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侧发力,以改革与刺激双轮驱动。

    机构预判二季度GDP增速为6.6%

    本周内,二季度经济数据即将发布,各大机构纷纷作出了自己的预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发现,目前多数机构预测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将略低于一季度的6.7%,在6.6%左右。

    贾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我们现在要把中高速这个新阶段的特征,附加上打造经济增长质量升级版这样一个实质性的追求。“‘新’之后的‘常’就要落在增速虽然往下调整,但是它不能一低再低。”贾康表示,要稳定在一个可接受的区间以后,体现出以结构优化提高增长质量的特点,进而对接一个时间越长越好的中高速增长平台。

    魏加宁认为,在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改革周期”。每当遇到经济下行的时候,都是先有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并通过思想解放带动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增长。

    “如果不改革的话,中国经济恐怕连‘L形’都难以保住。”他认为,如果能够大力度地推进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并辅之以适当的宏观刺激政策,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增长,迈上新的台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苏宁力推成立中国智能运动联盟 意欲分羹2万亿体育蛋糕

    下一篇

    每经18点:被“口袋妖怪GO解锁”欺骗了?先静一静,劫匪已经盯上这款AR游戏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