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能提出罢免所有万科董事、监事的提案,华润“有异议”,会从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未来董事会、监事会的改组。
每经编辑 黄博文
每经实习记者 黄博文
6月30日午时,华润集团发布声明称,注意到6月24日万科的公告,对于宝能提出罢免所有万科董事、监事的提案“有异议”,并表示华润会从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未来董事会、监事会的改组。
在6月27日万科股东大会结束的晚些时候,深交所晚间曾向华润及宝能分别下发关注函,要求双方各自说明是否存在协议或其他安排等形式,以共同扩大所能支配的万科股份表决权数量的行为或事实,同时须对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说明是否互为一致行动人及其理由。
基于在否决万科深铁重组案持有相同立场,且表态相互回应,外界包括万科中小股东质疑双方私下“有约定”,甚至成为一致行动人。
无论是出于外界舆论的压力,还是华润本来就和宝能“两条心”,华润此番表态将宝能推入孤立的境地。
如此以来,万科股权之争又成一锅大乱斗,角力的三方重新洗牌,新一局“三国杀”就此开启。
华润到底想干什么?
在6月25日宝能提出罢免案后,据财新网报道,宝能计划推举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华润置地执行董事吴向东为万科董事长,宝能实际控制人姚振华为监事长。这一消息随即得到华润方面的否认。
细看今日华润的声明:“对于宝能提出罢免所有万科董事、监事的提案‘有异议’,意味着华润并不同意宝能全部罢免方案,借此洗清与宝能一致行动人的嫌疑。
但是“华润会从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未来董事会、监事会的改组”依然明示华润和万科管理层暂时没有达成妥协,华润谋求第一大股东甚至控股股东的意味很明显,改组董事会的诉求仍然强烈;但是从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讲,不会那么大动干戈,可能迫使万科现有董事会某些成员出局,而保留万科大部分管理层。
因为在否决万科深铁重组方案时持有一致立场,华润和宝能的一致行动人嫌疑遭到外界批评,一些业内大佬频频发声声援万科管理层,央企华润遭遇舆论压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姝威发文要求华润必须公开说明为什么在万宝股权之争公开化时沉默不语,而后来华润与宝能步调一致。
刘姝威指出,万科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华润作为前第一大股东的态度有相当大的关系。现在华润对万科管理层的态度与此前有天壤之别。为什么华润对万科管理层的态度发生如此变化?华润应该向公众说明。
秦朔也在文章中质疑华润之前长期采取积极不干预的政策,相信职业经理人,但在最近突然转变为积极干预,而且越来越主动,让人意外,并表示华润给人的印象,是要花最小的力气,维持第一大股东地位,又没什么战略。
局势重回“三国杀”
三方博弈到现在,万科深铁重组方案因为华润和宝能联手反对,能通过的概率渺茫;宝能提出的罢免万科所有董事会成员的提案,按流程来讲,董事会要开会讨论通过后再提交股东大会,今天华润此番表态也预告了宝能计划的流产。
一切又似乎回到了原点。
6月27日的股东大会上,王石反复提及和大股东的妥协,并表示“个人去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万科文化得以传承”,意味着万科管理层还有和华润达成妥协的可能。
至于妥协的代价是什么?双方会不会出台新的方案?敏感人物王石去留如何?这一切都是未知。
从现在局势进展来看,有理由相信角力双方都没有预定的剧本。
目前局中各方还在规则的框架内纵横腾挪,也没有行政力量介入其中。
不过遵守规则的宝能在罢免案上用力过猛,遭致舆论压力。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就公开表态,指出宝能资金来源部分是保费再加上高杠杆下的债务,也就是倒短资金,且不论短期保险资金投资上市公司是否合规,从其尽快偿还短期债务压力看也必须要通过万科来尽快变现,因此其很难从万科长远发展思考问题,从而迫使万科偏离长期坚持的公司价值观。
另外,也有部分机构投资担忧宝能的资金来源,称用保险资金以及杠杆资金来控制上市公司从市场制度上值得商榷。“公募基金有持有人大会,万能险有吗?基金的投票权需要在投资者的协议中约定,万能险没有约定。所以万能险买股票,是证监会的监管空白,但不等于证监会可以不作为。”
曾经沉默不语的宝能左右了华润和万科管理层相争的天平,如今连番动作又将自己置于危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