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搜索“P2P洗牌”之类的关键词,关于网贷行业的危局之言,多达上千条。一个互联网金融系统开发商的说法是:今年P2P系统开发业务锐减五成以上,几乎没有增量;而存量中不少小平台业务已经停摆。以上种种,或许是2016年以来P2P新增平台数量一直处于负增长的原因之一。但是,这就代表P2P真正的寒冬已经到来了吗?
网上搜索“P2P洗牌”之类的关键词,关于网贷行业的危局之言,多达上千条。
一个互联网金融系统开发商的说法是:今年P2P系统开发业务锐减五成以上,几乎没有增量;而存量中不少小平台业务已经停摆。以上种种,或许是2016年以来P2P新增平台数量一直处于负增长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就代表P2P真正的寒冬已经到来了吗?
在记者看来,P2P真正的寒冬,或许不是洗牌,而是资本给予的关注度在降低。数据显示,行业的融资规模在下降;而在项目源头的选择上,记者已不止一次听说投资机构停止看P2P项目了。
最近有个事情很有意思。代收余额高达34.53亿元的P2P平台温商贷,拟被其母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瓷爵士作价1.1亿~1.6亿元卖给该司的控股股东李山投资。
要知道,温商贷的注册资本就已经高达1亿元,而且对瓷爵士的年度营收占比高达77.57%。综合此前上市公司(如奥马电器、浩宁达)收购P2P的股权估值来看,温商贷这1.6亿是不是太便宜了点?还有,如此一来,温商贷此前的曲线借壳上市计划,岂不是半路梦断?
事实上,温商贷明确表示,因为“2016年5月27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分层方案,让互联网金融公司彻底无缘创新层。为了不制约温商贷与瓷爵士的发展,瓷爵士转让100%股权给李山投资集团”。
说白了,这就是自知之明——新三板关于“已挂牌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不得采用做市转让方式”,掐断了P2P利用新三板为早期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和自身融资的念想,留在新三板,似乎味同嚼蜡。
5月27日,《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在相关监管政策明确前,暂不受理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公司等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挂牌申请。对申请挂牌公司虽不属于该类企业,但其持有该类企业的股权比例20%以上(含20%)或为第一大股东的也暂不受理,对已受理的,予以终止审查。
同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商业保理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等特殊行业挂牌公司,在相关监管政策明确前,暂不进入创新层。
总而言之,P2P再想借壳登陆新三板,难了;而如果不将P2P资产剥离,新三板挂牌企业想进入公司创新层,也难了。
监管对P2P行业资金存管和关联交易等可能存在的漏洞提出了明确的质疑,这在两点问询之中就可见一斑——1、瓷爵士采取何种政策区别公司和客户的资金,如何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客户资金日均余额(现金流量表显示代收P2P平台资金为34.53亿元)以及客户资金在公司自有账户平均停留时间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2、瓷爵士称温商贷部分借款客户的股权由瓷爵士的员工、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代持是基于风控考虑,那究竟为什么这是风险控制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