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新常态下,一边中国高净值客户增势平稳,银行竞相发力私人银行;一边由于高净值客户境外资产配置需求强劲,境外投资热潮已经开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私人财富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个人境外投资市场前景广阔。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记者 朱丹丹
在经济新常态下,一边中国高净值客户增势平稳,银行竞相发力私人银行;一边由于高净值客户境外资产配置需求强劲,境外投资热潮已经开启。
6月22日,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以下简称“BBG”)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私人银行报告显示,从市场格局来看,私人银行市场渗透率低,银行系私人银行市场内部集中度较低,存在弯道超车机会。
“当前私行服务供给端仍显不足,中国私行机构管理的高净值人群财富不到两成,未来存在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坦言。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私人财富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个人境外投资市场前景广阔。
“预测到2020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从目前的4.8%上升到约9.4%,新增市场规模达13万亿人民币。”BCG合伙人、中国金融业智库负责人何大勇表示。
银行竞相发力私人银行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下,经济中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国内个人财务整体规模平稳增长,私人银行市场机会巨大。
上述报告显示,预计2015年—2020年,高净值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年均增速为15%,明显高于同期预设6.5%的GDP增速,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净值客群市场之一。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五大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多数银行均在发力私人银行业务,比如光大银行2015年年末私人银行客户总量达24250人,增长32.43%;管理资产总量2285亿元;兴业银行2015年私人银行客户达到18381户,较期初增长24%;私人银行客户综合金融资产2639亿元,较期初增长20%等。
“个人看好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前景。当前私行服务供给端仍显不足,中国私行机构管理的高净值人群财富不到两成,未来存在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此外,近年来银行业加速推转型发展,着力发展轻资本,轻资产业务,在此过程中,私人银行凭借对接资产管理何财富管理两方资源的独特优势,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陈锦光表示。
何大勇也分析指出,2015年银行业整体收入,利润增长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增势依然保持稳健,并且凭借对接资产端何财富端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掌握财富端大量高净值客户的资金,一方面对接资产端各类投资标的,因此,有望成为中国银行业转型进程中的重要利润增长点。
他还进一步表示,私人银行需要积极拓展产品种类。以往银行理财和信托已能满足大部分高净值客户的需求,但现今此类刚兑加高收益的产品策略将不可持续,需进一步拓展私募股权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各种另类投资产品。
不过,中资私人银行境外机构主要集中在香港和新加坡,海外布局仍然十分有限。
对此,何大勇分析指出,中小型私人银行机构的国际化战略应侧重跨境业务发展,大型私人银行机构跨境,离岸并举;而少数的超大型私人银行在离岸业务成熟后,可以考虑海外市场当地业务的拓展。此外,要做到精准定位目标客户,专业投顾引领销售,境外市场风险与合规管理等等。
境外资产投资热潮已开启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催生私人境外投资广阔市场,但目前中国目前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远低于其他国家。
不过,何大勇表示,估计到2020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从目前的4.8%上升到约9.4%,新增市场规模达13万亿人民币。
他还进一步分析指出,过去十年,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周期,中国境内的资产收益率也一直高于大多数其他国家,因此只有少数高净值人士出于避险、移民、子女留学等目的,配置了部分海外资产,大部分中国高净值人群对境外投资热情有限。自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的波动引发了市场对未来贬值的预期,从而掀起了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的热潮。
上述报告也显示,在本次调研中,有44%的私行客户表示,“人民币币值波动”是其进行境外资产配置的主要原因。在尚未配置境外资产的受访者中,有56%表示,未来3年可能会进行境外投资。
“未来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国内外资产收益率差距的收窄甚至倒挂,高净值个人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的投资机会。境内外投资将不再被割裂考虑,而是根据境内经济形势进行调整;资金的流动也不在单向从国内到国外,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在境内和境外双向流动。”何大勇表示。
他亦分析指出,未来跨境投资和离岸投资这两大类境外投资业务将会蓬勃发展,且跨境投资较于离岸投资比例偏低,未来成长空间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